[发明专利]一种独立于索夹之外的抗滑移制动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9548.3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3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白光波;邓旭洋;王毅;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14 | 分类号: | E04B7/14;E04B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7 | 代理人: | 张宇锋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于 之外 滑移 制动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索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由高强螺栓盖板构成的独立于索夹之外的抗滑移制动器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包括上下两块抗滑移制动器盖板,两块所述抗滑移制动器盖板夹紧索夹中的索体后两侧通过高强螺栓紧固;当抗滑移制动器装置为一组制动器时,制动器安装在索夹顺索体方向的外侧;当抗滑移制动器装置为多组制动器时,其中一个制动器安装在索夹顺索体方向的外侧,其余制动器沿索体方向依次紧贴串联。本发明的制动器安装于索夹索道之外,通过一对盖板及盖板上的高强螺栓预紧对索体施加压力以产生抗滑移承载力;通过顶紧索夹或与索夹机械连接,承载不平衡力防止索体滑移并将不平衡力传给索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索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由高强螺栓盖板构成的独立于索夹之外的抗滑移制动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索结构等张拉结构体系中,索在索夹两端的索力差即不平衡力是广泛存在的一种荷载作用形式。为了保证结构安全,索体在索夹位置不应发生滑移,索夹需要有足够的抵抗不平衡力的承载力以防止索体在索夹位置滑移。抵抗索的不平衡力,通常的做法有两种,其一是在将索体在索夹位置断开,不平衡力通过两侧索体端部的锚具直接传于索夹,这样就不再有索体滑移的可能。另一种方法则是在索夹的索道上,设置带高强螺栓的盖板,通过预紧高强螺栓,产生施加垂直于索体的压力,通过压力所产生的摩擦力去抵抗索体由不平衡力所产生的滑移作用。
如图1所示,传统索夹上用于施加预紧力所采用的盖板是设置在索夹索道上的,为产生抗滑移能力以抵抗不平衡力,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高强螺栓以产生足够的预紧力,这需要足够宽的盖板以布置相应数量的螺栓。由于盖板位于索夹的索道上方,当不平衡力较大时,索夹尺寸就需要不断加大以适配更多的高强螺栓及盖板尺寸的扩大。这将导致索夹尺寸不断加大,重量显著提高,进而导致结构经济性下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申请人提出了一种独立于索夹本体之外的,由一对独立于索夹之外的盖板及其上的高强螺栓所构成的抗滑移制动器装置,如图2所示,该制动器安装在索夹之外的索体上,通过一对盖板及盖板上的高强螺栓将索体夹紧并提供压力以产生足够的抗滑移承载力以抵抗不平衡力导致的索体滑移。该制动器安装在索夹顺索体方向的外侧,通过预顶紧索夹或者机械连接于索夹,承载不平衡力,防止索体滑移,并将不平衡力传给索夹。由于该制动器只由一对螺栓盖板组成,这样在不需要额外增加索夹本体的尺寸情况下即可有效提高节点的抗滑移承载力。采用该制动器后,可以有效控制索夹重量,提高结构经济性。由于该制动器独立存在于索夹之外,在不平衡力大于一组制动器的抗滑移能力时,更可以多个制动器串联,提高抗滑移承载力。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立于索夹之外的抗滑移制动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该制动器安装于索夹索道之外,通过一对盖板及盖板上的高强螺栓预紧对索体施加压力以产生抗滑移承载力;通过顶紧索夹或与索夹机械连接,承载不平衡力防止索体滑移并将不平衡力传给索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独立于索夹之外的抗滑移制动器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包括上下两块抗滑移制动器盖板,两块所述抗滑移制动器盖板夹紧索夹中的索体后两侧通过高强螺栓紧固;当抗滑移制动器装置为一组制动器时,制动器安装在索夹顺索体方向的外侧;当抗滑移制动器装置为多组制动器时,其中一个制动器安装在索夹顺索体方向的外侧,其余制动器沿索体方向依次紧贴串联。
优选地,与索夹相邻的所述制动器的一端紧抵在索夹顺索体方向的外侧。
优选地,与索夹相邻的所述制动器的一端通过传递不平衡力螺栓与索夹固定连接,此时,与索夹相邻的所述制动器的抗滑移制动器盖板上以及索夹上均设置有供所述传递不平衡力螺栓穿过的连接耳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95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媒体流的播放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示教平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