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田开发井生产状态的判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9316.8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3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赵腾飞;赵立斌;戴雄军;张大伟;许东东;王辰昊;李淑凤;曹勋臣;曹康;曲福俊;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开发 生产 状态 判别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开发井生产状态的判别方法,包括:建立时间轴描述油田开发井的历史,时间轴的起点为油田开发井的投产时间,时间轴的终点为当前时间;基于油田生产月报数据,在时间轴的对应时间段填充三种不同的标记,其中,第一标记标识油田开发井在采油,第二标记标识油田开发井在注入驱替剂,第三标记标识油田开发井处于关停状态;任选油田开发井生产历史中的时间节点,根据选择的时间节点在时间轴上所在的标记区域判别油田开发井在当时的生产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判断油田开发井在开发历程中的任意时间节点的生产状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历程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田开发井生产状态的判别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开发井在开发历程中任意时间节点的生产状态是分析油田历史生产状况以及井网演化的重要基础数据。目前,油田开发井生产状态信息由油田现场维护,且仅维护当前的生产状态。油田开发井在开发历程中的任意时间节点的生产状态数据处于缺失状态。因此,急需发明一种方法来快速判别油田开发井在开发历程中的任意时间节点的生产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开发井生产状态的判别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判断油田开发井在开发历程中的任意时间节点的生产状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开发井生产状态的判别方法,包括:建立时间轴描述油田开发井的历史,时间轴的起点为油田开发井的投产时间,时间轴的终点为当前时间;基于油田生产月报数据,在时间轴的对应时间段填充三种不同的标记,其中,第一标记标识油田开发井在采油,第二标记标识油田开发井在注入驱替剂,第三标记标识油田开发井处于关停状态;任选油田开发井生产历史中的时间节点,根据选择的时间节点在时间轴上所在的标记区域判别油田开发井在当时的生产状态。
进一步地,在判别油田开发井在当时的生产状态时,选择的时间节点落在了时间轴的第一标记的标识区间,且在时间轴的起始点至选择的时间节点间无第二标记的标识段,则油田开发井的生产状态为采油井。
进一步地,在判别油田开发井在当时的生产状态时,选择的时间节点落在了时间轴的第一标记的标识区间,且在时间轴的起始点至选择的时间节点间存在第二标记的标识段,则油田开发井的生产状态为转采采油井。
进一步地,在判别油田开发井在当时的生产状态时,选择的时间节点落在了时间轴的第二标记的标识区间,且在时间轴的起始点至选择的时间节点间无第一标记的标识段,则油田开发井的生产状态为注入井。
进一步地,在判别油田开发井在当时的生产状态时,选择的时间节点落在了时间轴的第二标记的标识区间,且在时间轴的起始点至选择的时间节点间存在第一标记的标识段,则油田开发井的生产状态为转注注入井。
进一步地,在判别油田开发井在当时的生产状态时,选择的时间节点落在了时间轴的第三标记的标识区间,且在时间轴的起始点至选择的时间节点间存在第一标记的标识段、不存在第二标记的标识段,则油田开发井的生产状态为停产井。
进一步地,在判别油田开发井在当时的生产状态时,选择的时间节点落在了时间轴的第三标记的标识区间,且在时间轴的起始点至选择的时间节点间存在第一标记的标识段和第二标记的标识段,其中,第一标记的标识段与落点第三标记的标识区间相邻,则油田开发井的生产状态为转采停产井。
进一步地,在判别油田开发井在当时的生产状态时,选择的时间节点落在了时间轴的第三标记的标识区间,且在时间轴的起始点至选择的时间节点间存在第二标记的标识段、不存在第一标记的标识段,则油田开发井的生产状态为停注井。
进一步地,在判别油田开发井在当时的生产状态时,选择的时间节点落在了时间轴的第三标记的标识区间,且在时间轴的起始点至选择的时间节点间存在第一标记的标识段和第二标记的标识段,其中,第二标记的标识段与落点第三标记的标识区间相邻,则油田开发井的生产状态为转注停注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93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