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弹性复合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8408.4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许令祥;尹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伦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J9/04;H04M1/18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周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复合 高分子材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高弹性复合高分子材料,包括聚氨酯多元醇24-32份、异氰酸酯16-28份、发泡剂11-15份、链增长剂7-14份、泡沫稳定剂4-6份和抗氧化剂2-3份,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制备成片状的保护壳结构,保护壳中还设有筒状的蓄水膜(1);所述蓄水膜(1)位于保护壳的内部,蓄水膜(1)的直径为保护壳厚度的40-70%,蓄水膜(1)的内部灌充有30-60%体积量的水溶液;所述聚氨酯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在处于模腔中的发泡工序时,向模腔中添加蓄水膜(1),并使蓄水膜(1)间相互交叠在一起;所述蓄水膜(1)的端部与保护壳结构的端部相固定,蓄水膜(1)在保护壳的端部位置被挤压成扁口状;所述蓄水膜(1)为聚乙烯膜,蓄水膜(1)内部填充的水溶液组分包括蒸馏水30-40份、乙二醇25-35份、软水盐5-9份和增稠剂4-9份;
其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S1、在将反应腔预热10-15min后,把聚氨酯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分别加入到反应腔内,并观察两者的螯合状态,伴随辅助试剂的投入,当螯合状态的高分子材料布满反应腔内部空间的30%后,通过吹塑机成型出筒状的蓄水膜(1),并在向其中灌注设定量的水溶液,热压封闭蓄水膜(1)的端口,再开始将蓄水膜(1)添加到反应腔内;
S2、在S1中添加筒状的蓄水膜(1)的过程中,控制添加的高分子材料量减缓至15-25%,并将反应腔的温度降低15-20℃,同时向放置到反应腔中的蓄水膜(1)施加压力,使其端部陷入螯合发泡态的橡胶泡沫内形成扁口状,并从筒状的蓄水膜(1)的端部向其中部逐渐填充满发泡的橡胶泡沫;
S3、蓄水膜(1)在S2中进行添加前,放置在丁基橡胶材料制成的螺旋形托架中,利用丁基橡胶低于聚氨酯橡胶泡沫发泡的软化温度,使蓄水膜(1)在聚氨酯橡胶泡沫制成的保护壳中呈螺旋形;
S4、当S3中添加蓄水膜(1)的工序完成后,将反应腔中成型的橡胶泡沫保护壳取出,并通过强光灯照射对其内部的蓄水膜(1)的位置进行标定,对保护壳表面离蓄水膜(1)较远的部位进行切割,并对切割后的保护壳再次回火预热进行塑形,维持蓄水膜(1)在保护壳内部分布的均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复合高分子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膜(1)在其端部上还设置有内凹的环槽(11),环槽(11)呈鳍状分布在蓄水膜(1)的内壁上,环槽(11)的轴向与蓄水膜(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环槽(11)的尺寸从筒状的蓄水膜(1)的端部向其中部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弹性复合高分子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膜(1)在其长度方向上还设置有凸起的筋膜(12),筋膜(12)位于蓄水膜(1)的外表面上;所述蓄水膜(1)通过筋膜(12)定位在保护壳的内部,蓄水膜(1)在保护壳的内部处于螺旋形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复合高分子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膜(1)表面的环槽(11)和筋膜(12)为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其制备工艺的步骤如下:
I、首先注塑出等差轴向尺寸的聚氨酯环筒,且聚氨酯环在轴向上相互粘结,并使聚氨酯环的直径小于蓄水膜(1)的内径,然后将聚氨酯环筒的内环切去形成环槽(11),接着将其嵌入蓄水膜(1)的内壁上,并通过加热蓄水膜(1)的聚乙烯材料,使其热粘合到聚氨酯环槽(11)上;
II、在I中的滑槽安装到蓄水膜(1)的内壁后,将蓄水膜(1)加热至85-100℃,然后将预先注塑出的筋膜(12)缠绕贴合在蓄水膜(1)的表面,并将蓄水膜(1)弯折成螺旋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条件,使蓄水膜(1)内外表面上的环槽(11)和筋膜(12)定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弹性复合高分子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膜(1)在装载至托架前被加热至50-60℃,蓄水膜(1)在装载完成后将托架冷却至常温状态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伦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伦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84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