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金属板材机械自动化精准切割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8353.7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4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立军 |
主分类号: | B23D19/00 | 分类号: | B23D19/00;B23D33/02;B23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金属 板材 机械 自动化 精准 切割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金属板材机械自动化精准切割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的内侧开设有第一让位槽,所述支撑架顶面的中部设置有复合工作台,所述复合工作台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辅助支撑平台,所述辅助支撑平台的内部包括有辅助平板,且辅助平板一侧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复合工作台底部一侧的侧面,所述辅助平板另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辅助支撑架。本发明通过设置复合工作台、行进机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四个机构总成组装成自动行进夹持机构,进而带动待加工的金属板材物料进行精确移动,实现高精度的等距切割,由此在提升装置切割质量的同时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型金属板材机械自动化精准切割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切割是对板材粗加工的一种常用方式,属于冷切割,其实质是被加工的金属受剪刀挤压而发生剪切变形并减裂分离的工艺过程,而随着现代机械加工业不断的发展,现有的机械切割装置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一是,在切割的质量、精度要求等方面上还需进一步改善,二是,现有的机械切割装置在切割过程中是采用简易的手动按压进行固定,加工稳定性不高,且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三是,现有的机械切割装置只能进行直线切割作业,加工功能单一,为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型金属板材机械自动化精准切割装置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型金属板材机械自动化精准切割装置及其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金属板材机械自动化精准切割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的内侧开设有第一让位槽,所述支撑架顶面的中部设置有复合工作台,所述复合工作台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辅助支撑平台,所述辅助支撑平台的内部包括有辅助平板,且辅助平板一侧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复合工作台底部一侧的侧面,所述辅助平板另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辅助支撑架,所述辅助支撑架的底部活动套接有活动轮,所述活动轮的底面活动连接在支撑架的顶面,所述复合工作台的底部贯穿第一让位槽中部的内侧并于底面固定安装有行进机构,所述行进机构固定调节在支撑架顶部的内侧,所述复合工作台顶部两侧的内部和中部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夹持机构和第一夹持机构,所述支撑架顶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夹持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部的内侧设置有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过渡架,所述切割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的顶部固定套接在过渡架底部的内侧,所述动力机构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外侧固定套接有调节套杆,所述调节套杆底部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套,所述调节套杆底面与过渡架的顶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套固定套接在固定架顶部的内侧,所述调节套杆顶部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调节套杆中部的表面设置有定位机构。
精选的,所述复合工作台的底部卡接有第三让位槽,且第三让位槽开设在支撑架顶部的内侧,所述第三让位槽贯穿支撑架的顶部。
精选的,所述行进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复合螺套,所述复合螺套的顶部贯穿第一让位槽固定连接在复合工作台的底面,且复合螺套底部的内侧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各固定安装有一个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的顶面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架顶部两侧的内壁上,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
精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第一笔式电动推杆,且第一笔式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平面压板,所述第一笔式电动推杆中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连接架,且第一连接架的底面固定连接在复合工作台的顶面。
精选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第二笔式电动推杆,且第二笔式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压板,所述第二笔式电动推杆中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连接架,且第二连接架的底面也固定连接在复合工作台的顶面。
精选的,所述定位夹持的内部包括有第一电动推杆,且第一电动推杆一端的端面固定连有防偏压板,所述防偏压板的底面活动连接在支撑架的顶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立军,未经徐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83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