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高强度建筑用砖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8054.3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1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宋丹丹;周作香;马红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市叶集区利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C04B33/13;C04B33/132;C04B33/32 |
代理公司: | 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 | 邓勇 |
地址: | 237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质高 强度 建筑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高强度建筑用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地基淤泥干燥1‑2h,干燥温度为80‑100℃,加入轻质刚玉、轻烧氧化镁、煅烧氧化铝微粉混合均匀,然后15‑25kPa研磨均匀得到淤泥复合物;向水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三聚磷酸钠混合均匀,加入淤泥复合物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加入发泡剂搅拌均匀得到浇注料;将浇注料浇铸均匀,干燥,烧结得到轻质高强度建筑用砖。烧结的具体操作如下:将烘烤所得坯体从常温升温至300‑400℃,保温t1h,降温至200‑250℃,保温t2h;再升温至1200‑1300℃,保温t3h,降温至900‑1000℃,保温t4h;继续升温至1400‑1450℃,保温t5h。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轻质建筑用砖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质高强度建筑用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受国内外能源匮乏和可利用能源价格的影响,新型节能轻质材料的开发在国内外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研发环境友好型轻质建筑用砖材料,制备低密度、高强度、低成本的轻质建筑用砖已成为主流方向。
淤泥是一种孔隙比大于1.5的软土,是海湾、湖沼或河湾中水流缓慢的环境中有微生物参与作用的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近代沉积物,淤泥富含有机物,力学强度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加荷后易变形且不均匀,地基中如有淤泥则易引起建筑物沉陷,不易满足水工建筑物地基的需要。
目前地基淤泥的累计堆存量已近30亿吨,地基淤泥的堆存会造成诸多环境危害,对其的处置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目前高附加值利用较少。节约能源,是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将地基淤泥加入至建筑用砖,则是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制备所得建筑用砖无法形成均匀的气孔,不仅造成重量较大,而且强度低,易造成建筑用砖裂缝事件,目前对轻质建筑用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轻质高强度建筑用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轻质高强度建筑用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地基淤泥干燥1-2h,干燥温度为80-100℃,加入轻质刚玉、轻烧氧化镁、煅烧氧化铝微粉混合均匀,然后15-25kPa研磨均匀得到淤泥复合物;
S2、向水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三聚磷酸钠混合均匀,加入淤泥复合物搅拌均匀,搅拌状态下加入发泡剂,搅拌均匀得到浇注料;
S3、将浇注料浇铸均匀,自然干燥,50-80℃烘烤1-2h,烧结得到轻质高强度建筑用砖。
优选地,S1中,地基淤泥、轻质刚玉、轻烧氧化镁、煅烧氧化铝微粉的质量比为40-80:20-40:10-30:1-5。
优选地,S1中,地基淤泥含水量为40-50wt%,孔隙比为1.5-2.5。
优选地,S1中,轻质刚玉粒径小于等于6mm,具体如下:粒径小于等于6mm且大于3mm的轻质刚玉所占质量百分比为20-30%,粒径小于等于3mm且大于1mm的轻质刚玉所占质量百分比为30-40%,粒径小于等于1mm且大于0.5mm的轻质刚玉所占质量百分比为10-15%,余量为粒径小于等于0.5mm的轻质刚玉。
优选地,S1中,轻质刚玉的密度为1.55-1.65g/cm3;轻质刚玉中贯通气孔的体积占轻质刚玉颗粒体积的30-40%
优选地,S1中,轻烧氧化镁粒径小于75μm,煅烧氧化铝微粉的粒径小于3μm。
优选地,S2中,羧甲基纤维素、三聚磷酸钠、淤泥复合物、发泡剂的质量比为1-5:1-2:80-100: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市叶集区利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六安市叶集区利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80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