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低温抗高速的轮胎自助修复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6445.1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0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许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半球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2 | 分类号: | C08L7/02;C08L9/06;C08K5/053;C08K5/1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245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高速 轮胎 自助 修复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低温抗高速的轮胎自助修复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天然橡胶胶乳45‑55%,表面活性剂1.5‑2.5%,防冻剂28‑32%,增粘剂17.5%,防老剂0.5%;本发明还公开相应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该自助修复液的应用,可适应专业修车、自主应急修车以及预防扎胎状态。本发明的自助修复液使用的天然胶乳和增强聚合物与轮胎性质相同,在轮胎内部始终以液体形态存在,不会凝固,可在零下40℃至零上80℃可长期使用,对轮胎无腐蚀、无毒、不燃、不爆破,保质期长达5年,对环境无污染,使用十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修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低温抗高速的轮胎自助修复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汽车轮胎因刺穿引发的爆胎,尤其在边远地区因爆胎产生的交通事故,往往得不到及时救助。因此出于对车辆行车安全的考虑,早年开始研发防刺穿轮胎自修复剂。
传统的轮胎修补剂可分为纯固态填充、液相修复以及内嵌一层防刺穿纤维等,主要的问题包括:共振明显影响乘车舒适性,车身不平衡,修复剂寿命短无法正常在极端(高温、低温)条件下发挥功效,车身增重明显增加能耗,成本高等。
目前液体自填充的修胎剂主要分为3大类,分别是淀粉类、聚乙烯醇类及胶乳类轮胎自补液,发展趋势由聚乙烯醇类向功能型胶乳类发展,即在胶乳中添加各种功能性助剂以适应不同使用环境。
现有胶乳类轮胎自补液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胶乳的均质性较差,需要拔掉气门芯才能加压注入到轮胎中,不利于自行操作;2)胶乳的化学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在轮胎高速旋转时胶乳变质更快,故而往往仅作为应急自助修复液,在车胎扎漏时注入自助修复液后行驶一段后,还需要继续补胎。因此还需要对现有胶乳类轮胎自补液的配方组分及制作工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耐低温抗高速的轮胎自助修复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低温抗高速的轮胎自助修复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天然橡胶胶乳45-55%,表面活性剂1.5-2.5%,防冻剂28-32%,增粘剂17.5%,防老剂0.5%。
更为优选的配方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天然橡胶胶乳50%,表面活性剂2%,防冻剂30%,增粘剂17.5%,防老剂0.5%。
优选地,天然橡胶胶乳具体是指固含量为30-40的天然胶乳,具体的是在离心浓缩胶乳中加入0.6%氨水、0.2%水杨酸钠、0.25%的月桂酸铵作为稳定剂制成的胶乳。
优选地,表面活性剂具体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此剂能增强补胎胶水的稳定性。
优选地,防冻剂具体是乙二醇,为确保补胎胶水在低温下保持流动性、易注入性,保证自助修复液在严寒的环境下不冻结,在低温下也能发挥其功能。
优选地,增粘剂具体是改性丁苯橡胶胶乳,具体的是加入40%丁二烯、40%苯乙烯以及20%第三单体为2-乙烯基吡啶,经过乳液聚合而成的丁苯吡胶乳。
优选地,防老剂具体是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主要提高胶水的抗氧化性能以及防止橡胶的自然聚合或橡胶老化现象。
一种耐低温抗高速的轮胎自助修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于容器中加入天然乳胶,搅拌30分钟,搅拌速度:100-200r/min;
2)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合搅拌30分钟,搅拌速度:150-250r/min;
3)加入防冻剂,混合搅拌45分钟,搅拌速度:200-300r/min;
4)加入增粘剂,混合搅拌60分钟,搅拌速度:250-35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半球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半球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6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