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原乳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1534.7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3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彭永毅;王硕硕;强茂;孙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瑞斯凯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9/83 | 分类号: | B01F29/83;B01F35/80;B01F35/71 |
代理公司: |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郝雅娟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原 乳化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抗原乳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属于乳化设备技术领域,该抗原乳化装置包括机架、振荡装置、乳化装置和计量装置,所述机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阵列分布的第一层隔板、第二层隔板、第三层隔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层隔板、所述第二层隔板和所述第三层隔板两侧的支撑板,所述第二层隔板的顶部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振荡装置包括驱动件、往复运动件和旋转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往复运动件沿长度方向往复横向运动,使旋转件持续带动搅拌釜旋转,以实现原料充分融合;待原料积累至淹没排料通道最高点时,通过虹吸原理,原料从排料通道被吸入搅拌釜中,能够保证原料比例的更加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抗原乳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抗体制备过程中,每次动物免疫之前,都需将水溶性抗原与油性佐剂充分混匀成为抗原乳浊液,才能进行免疫,此过程称为乳化。
免疫学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监测、人与动物疾病的诊断等方面,为保障我国人民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其中:抗体制备的第一步抗原免疫是免疫学检测技术中的关键步骤。在进行抗原免疫之前,抗原一般需要与免疫佐剂如弗氏佐剂进行乳化而制成“油包水”乳状液,再进行注射免疫。免疫佐剂的作用主要有:(1)延缓抗原的释放,保护抗原不被水解,延长抗原在体内滞留时间,避免频繁注射,有利于高亲和力抗体的产生;(2)活化巨噬细胞并促进巨噬细胞与T和B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对淋巴细胞有特异性加强刺激的作用;(3)佐剂吸附抗原后,增加抗原表面积,使抗原易于被巨噬细胞吞噬;(4)能刺激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5)可刺激致敏淋巴细胞的恶分裂和浆细胞产生抗体;(6)可提高机体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的机体滴变;(7)改变抗体的产生类型以及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并使其增强。
现有的乳化用振荡器功率小,既使得水溶性抗原与油性佐剂不能充分搅拌,易造成乳化效果低,又使得乳化时间过长,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经济成本,同时必须专人操作振荡器浪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抗原乳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乳化用振荡器功率小,乳化效果低,乳化时间长,同时必须专人操作振荡器浪费人力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抗原乳化装置,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阵列分布第一层隔板、第二层隔板、第三层隔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层隔板、所述第二层隔板和所述第三层隔板两侧的支撑板,所述第二层隔板的顶部开设有活动孔;
振荡装置,所述振荡装置包括驱动件、往复运动件和旋转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往复运动件沿长度方向往复横向运动,使旋转件持续带动搅拌釜旋转,以实现原料充分融合;
其中,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和转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层隔板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套设有所述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齿合连接有所述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内轴固定连接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三层隔板并延伸至所述第三层隔板的上方;
所述往复运动件位于所述第三层隔板的上方,所述往复运动件包括空心轮、移动杆、支撑套和偏心轮,所述空心轮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所述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表面设置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层隔板的上方,所述空心轮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偏心轮,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三层隔板上方的一端与所述偏心轮的内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瑞斯凯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瑞斯凯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1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