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榫槽的表面完整性的加工过程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1514.X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8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王银;闫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41/00 | 分类号: | B23D4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何桥云 |
地址: | 2000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完整性 加工 过程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榫槽的表面完整性的加工过程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拉刀在试验件上拉削榫槽,对试验件上拉削出的榫槽进行表面完整性的金相检查,若检查不合格,则在更换拉刀后重复执行步骤S1;S2、使用拉刀加工待加工件;S3、使用拉刀在试验件上拉削榫槽,对试验件上拉削出的榫槽进行金相检查,若检查不合格,则报废待加工件。该加工过程控制方法,在使用拉刀在待加工件上加工,拉削出榫槽之前和之后,都使用该拉刀在试验件上拉削榫槽,并对试验件上的榫槽进行金相检查,通过保证拉刀在加工待加工件之前和之后的加工精度,得出拉刀在待加工件上加工出的榫槽的表面完整性,实现控制榫槽拉削表面的加工完整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榫槽的表面完整性的加工过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来源,而含有榫槽装配叶片的盘类零件是整个发动机动力运行中最关键的部件,同时也是整个发动机中要求最高、最苛刻的部件。盘类零件的材质一般是高温合金,加工时产生硬化现象相当明显,切削加工性非常差。通常只有采用拉削加工的方法才能够满足其精度、粗糙度的要求。大量的实践和故障分析已经表明,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失效案例中,疲劳破坏占相当大的比重,而疲劳破坏通常起源于零件表面。
目前,零件拉削表面的完整性检测除了可直接目视的表面粗糙度,最重要的就是表面残余应力。而表面残余应力主要受加工机床及装夹刚性、拉削参数、刀具磨损状态等诸多因素影响,传统方法主要依靠解剖、试车等破坏性试验来检查其表面残余应力,但对于批产零件,又不可能每个零件都去破坏检查。因此,目前不存在对所有加工出的榫槽进行表面完整性控制的方案,质量控制的人为主观选择的影响因素较大,使得零件榫槽拉削表面完整性一致性较差且不能有效控制,影响批量生产的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所有加工出的榫槽进行表面完整性控制的缺陷,提供一种榫槽的表面完整性的加工过程控制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榫槽的表面完整性的加工过程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拉刀在试验件上拉削至少一个榫槽,对所述试验件上拉削出的榫槽进行表面完整性的金相检查,若检查不合格,则在更换拉刀后重复执行步骤S1;
S2、使用拉刀加工至少一个待加工件;
S3、使用拉刀在试验件上拉削至少一个榫槽,对所述试验件上拉削出的榫槽进行表面完整性的金相检查,若检查不合格,则报废所述待加工件。
该榫槽的表面完整性的加工过程控制方法,在使用拉刀在待加工件上进行加工,拉削出榫槽之前和之后,都使用该拉刀在试验件上拉削榫槽,并对试验件上的榫槽进行金相检查,从而通过保证拉刀在加工待加工件之前和之后的加工精度和可靠性,提供一种对榫槽加工过程的控制方法,以间接得出拉刀在待加工件上加工出的榫槽的表面完整性,实现有效的控制所有的榫槽拉削表面的加工完整性的目的。
较佳地,在步骤S3中还包括:在拉刀完成对所述试验件的加工后,检查拉刀的刀具磨损情况。
该方法,通过检查拉刀的刀具磨损情况,以基于拉刀磨损情况判断在待加工件上加工出的榫槽是否合格,并提供了实现加工过程控制的另一个判断指标。
较佳地,在步骤S3中还包括:
若拉刀的最大刀具磨损值大于磨损预设值,则报废所述待加工件。
该方法,在最大刀具磨损大于磨损预设值的情况下,报废待加工件,以确保待加工件上的榫槽的加工精度。
较佳地,在步骤S3中:所述磨损预设值为0.2mm。
该方法,提供了用于准确判断刀具磨损情况的优选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15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