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0445.0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余雪;郭龙超;王婷;王清远;冯威;王少卿;李子洋;辛成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0 | 分类号: | C09K11/80 |
代理公司: | 天津煜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6 | 代理人: | 朱维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荧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近红外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La3Ga5-xSnO14:xCr3+,其中0x≤0.3,荧光材料将可见光转化为710nm的近红外光。
2.权利要求1所述近红外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含镓的化合物、含铬的化合物、含锡的化合物和含镧的化合物研磨混匀得到混合粉料;
(2)将步骤(1)的混合粉料置于温度为1100-1450℃、空气氛围中煅烧4-8h,冷却至室温,研磨即得近红外荧光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近红外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研磨时加入乙醇,乙醇的加入量为含镓的化合物、含铬的化合物、含锡的化合物和含镧的化合物的总质量的3-4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近红外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镓的化合物为碳酸镓、硝酸镓、氯化镓、氧化镓、氢氧化镓、草酸镓或醋酸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近红外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铬的化合物为碳酸铬、硝酸铬、氯化铬、氧化铬、氢氧化铬、草酸铬或醋酸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近红外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锡的化合物为碳酸锡、硝酸锡、氯化锡、氧化锡、氢氧化锡、草酸锡或醋酸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近红外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镧的化合物为碳酸镧、硝酸镧、氯化镧、氧化镧、氢氧化镧、草酸镧或醋酸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04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