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空心外墙体结构及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9503.8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6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杰;魏顺卿;李华;李合松;闫琳;杨澍;王伟玲;高一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14 | 分类号: | E04B2/14;E04B2/16;E04B1/98;E04H9/02;E04G21/14 |
代理公司: | 郑州翊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5 | 代理人: | 付红莉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空心 外墙 结构 安装 方法 | ||
1.一种装配式空心外墙体结构,包括砌块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相邻砌块本体相配合的砌块固定装置;所述砌块本体上设有与砌块固定装置相配合的砌块抗震装置;所述砌块本体的相对两侧内侧面上均设有与砌块固定装置相配合的调节滑动机构;所述调节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砌块本体内侧面上的竖直滑动腔组和设置砌块本体内与竖直滑动腔相垂直的水平滑动腔;任一所述竖直滑动腔组包括一对相对砌块本体轴对称的竖直滑动腔,任一竖直滑动腔内侧面上设有一对相对竖直滑动腔轴对称的竖直导向滑槽,任一竖直滑动腔与水平滑动腔连接处设有与竖直滑动腔相连通的竖直固定腔,竖直固定腔的两侧均设有与竖直导向滑槽相配合的竖直固定孔;所述水平滑动腔设有一对相对水平滑动腔轴对称的水平固定凸起;任一所述竖直滑动腔与砌块本体侧面连接处设有砌块容纳槽;所述砌块固定装置包括竖直固定结构,竖直固定结构的两端均设有弹性固定结构,竖直固定结构包括间隙配合的竖直连杆Ⅰ和竖直连杆Ⅱ;所述弹性固定结构包括一对设置在竖直连杆Ⅰ、Ⅱ端部相对竖直连杆Ⅰ、Ⅱ轴对称的竖直固定件,竖直固定件包括设置在竖直连杆Ⅰ、Ⅱ端部与竖直连杆Ⅰ、Ⅱ活动连接的伸缩固定连杆和套设在伸缩固定连杆上的连杆固定弹簧,伸缩固定连杆远离竖直连杆Ⅰ、Ⅱ的一端设有与竖直固定孔相配合的连杆固定凸起,另一端设有连杆防脱凸起,连杆固定凸起的直径大于连杆固定弹簧的弹簧外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空心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抗震装置包括设置在竖直连杆Ⅰ、Ⅱ连接处与砌块容纳槽相配合的抗震连接件,抗震连接件包括套设置在竖直连杆Ⅰ上与竖直连杆Ⅰ间隙配合的高强度防护弹簧,高强度防护弹簧远离竖直连杆Ⅰ的一端与竖直连杆Ⅱ固定连接;所述高强度防护弹簧内套设有与竖直连杆Ⅱ固定连接的内套筒,内套筒的活动端上设有与竖直连杆Ⅰ相配合的抗震球铰结构;所述高强度防护弹簧外套设有与竖直连杆Ⅱ固定连接的外套筒,外套筒的活动端设为漏斗状活动端;所述内套筒、外套筒均与高强度防护弹簧间隙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空心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球铰结构包括设置在内套筒活动端上的抗震调节腔体,抗震调节腔体底面上设有抗震半球壳体结构,抗震半球壳体结构上设有与竖直连杆Ⅰ相连接的抗震球体,抗震球体上设有与抗震球体转动连接的活动半球壳体结构,活动半球壳体结构与抗震调节腔体相连接;所述抗震调节腔体内设有与抗震调节腔体活动连接的抗震凸起,抗震凸起与设置在抗震球体底端的抗震凹槽相配合;所述抗震半球壳体结构包括一对与抗震凸起间隙配合的抗震半球壳;所述活动半球壳体结构包括一对相对抗震球体轴对称的活动半球壳,任一活动半球壳通过活动转轴与抗震调节腔体相连接,任一活动半球壳内侧设有与活动半球壳转动连接的活动连杆,活动连杆与设置在抗震调节腔体内的抗震调节结构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空心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调节结构包括一对设置在抗震调节腔体内的调节凸起,任一调节凸起上设有与调节凸起转动连接的调节连杆;所述调节连杆的一端与抗震凸起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轴与活动连杆相连接;所述抗震调节腔体上设有与活动连杆间隙配合的连杆活动孔,抗震调节腔体上设有与抗震凸起相配合的凸起活动孔,凸起活动孔上设有多个与抗震凸起相配合的凸起滚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空心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凸起顶端设有球型头,抗震凸起上套设有与球型头、抗震调节腔体相配合的抗震弹簧;所述活动半球壳体结构还包括与任一活动半球壳相连接的固定拉簧;所述抗震凹槽与抗震球体连接处均设置为倒圆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空心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固定装置还包括水平固定结构,水平固定结构包括与水平滑动腔相配合的水平调节连杆,水平调节连杆上设有与水平固定凸起相配合的水平固定凹槽;所述砌块本体顶面、底面与侧面连接处均设置为倒圆角;所述调节凸起设置在靠近活动连杆一侧的抗震调节腔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95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