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燃机排气系统的包覆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排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8785.X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4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P·戈克;F·亨佩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瑞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4 | 分类号: | F01N13/14;F01N13/16;F01N13/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程猛 |
地址: | 德国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燃机 排气 系统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用于内燃机排气系统的包覆装置,该包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包覆元件壳体(19)的包覆元件(18)和在包覆元件壳体(19)的朝向排气系统(10)的待包覆部件能定位的内侧(30)上至少局部地覆盖所述内侧(30)的隔绝材料(38),所述隔绝材料(38)借助至少一个贯穿包覆元件壳体(19)和隔绝材料(38)的固定机构(40)固定在包覆元件壳体(1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与至少一个、优选每个将隔绝材料(38)固定在包覆元件壳体(19)上的固定机构(40)相配地,所述包覆元件壳体(19)具有固定机构容纳区域(32),所述固定机构容纳区域的壁厚(W)相对于包覆元件壳体(19)在围绕固定机构容纳区域的壳体区域中的基本壁厚(G)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元件壳体(19)在至少一个、优选每个固定机构容纳区域(32)中的壁厚(W)处于0.2mm至0.4mm的范围内、优选约为0.3mm,并且基本壁厚(G)处于0.4mm至0.6mm的范围内、优选约为0.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优选每个固定机构容纳区域(32)由设置在包覆元件壳体(19)的背离待包覆部件能定位的外侧(34)上的凹部(36)提供。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优选每个固定机构(40)构造成U形的,两个U腿(42、44)贯穿包覆元件壳体(19)和隔绝材料(38)并且在它们的在隔绝材料(38)的朝向待包覆部件能定位的内侧(46)上突出的区段(48、50)中——优选彼此相向地——弯曲,使得所述区段(48、50)中的至少一个贴靠在隔绝材料(38)的内侧(46)上,并且连接两个U腿(42、44)的连接接片(52)贴靠在包覆元件壳体(19)的背离待包覆部件能定位的外侧(34)上。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绝材料(38)构造成垫状的,和/或隔绝材料(38)通过多个固定机构(40)固定在包覆元件壳体(19)上。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元件壳体(19)是金属板成型件。
8.用于制造用于内燃机排气系统(10)的包覆装置(16)的方法,该包覆装置(16)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包覆元件壳体(19)的包覆元件(18)和在包覆元件壳体(19)的朝向排气系统(10)的待包覆部件能定位的内侧(30)上至少局部地覆盖所述内侧(30)的隔绝材料(38),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措施:
a)提供用于所述至少一个包覆元件(18)的包覆元件壳体(19),
b)提供待设置在包覆元件壳体(19)的内侧(30)上的隔绝材料(38),
c)将隔绝材料(38)设置在包覆元件壳体(19)的内侧(30)上,
d)通过至少一个贯穿包覆元件壳体(19)和隔绝材料(38)的固定机构(40)将隔绝材料(38)固定在包覆元件壳体(19)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措施a)包括:提供具有至少一个固定机构容纳区域(32)的包覆元件壳体(19),所述固定机构容纳区域具有相对于包覆元件壳体(19)在包围固定机构容纳区域的壳体区域中的基本壁厚(G)减小的壁厚(W)。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措施a)包括:以在0.4mm至0.6mm范围内、优选约为0.5mm的基本壁厚(G)提供所述包覆元件壳体(19),并且以在至少一个固定机构容纳区域(32)中在0.2mm至0.4mm范围内、优选约为0.3mm的壁厚提供所述包覆元件壳体(19),和/或在措施a)中,在包覆元件壳体(19)的背离待包覆部件能定位的外侧(34)上形成用于提供至少一个固定机构容纳区域(32)的凹部(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瑞姆有限公司,未经普瑞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878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路面摩擦系数推定装置及转向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元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