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视觉测量套筒与钢筋连接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7820.6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1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宝;马绍刚;周浩样;吴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国宇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E04C5/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德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23 | 代理人: | 查杰 |
地址: | 2234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觉 测量 套筒 钢筋 连接 稳定性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视觉测量套筒与钢筋连接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层构件安装在下层构件的上表面后进行检测,下层构件的钢筋伸入上层构件的套筒内,上层构件的套筒内壁设置有沿套筒轴向均匀布置的多个环形肋条;还包括不锈钢细管和偏位塞,所述不锈钢细管表面沿轴向设置有刻度,所述不锈钢细管一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可视开口且用于伸入出浆口内,所述偏位塞上设置有C型偏位孔,所述C型偏位孔用于容置不锈钢细管;
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将不锈钢细管从出浆口伸入直至套筒内,当出现阻挡时,停止施力,观察不锈钢细管与上层构件表面之间对应的刻度,得到实际伸入值;
其中,先手持不锈钢细管并轻推进入出浆口,当具有少许阻力时,松开不锈钢细管并使其自由滑落至出浆口下边缘,随后继续推动不锈钢细管,无法推动不锈钢细管时,进行刻度观察;
S2、将实际伸入值与理论伸入值比较,理论伸入值为上层构件表面至套筒内壁的最大距离,当实际伸入值与理论伸入值相等或者相近时,定义钢筋伸入尺寸无法定性,进入下一个步骤;反之定义钢筋伸入尺寸合格,结束操作,得到满足连接质量要求的结论;
S3、将不锈钢细管垂直向上移动,与出浆口上边缘贴合,且保证可视开口朝下设置,随后采用偏位塞塞入出浆口,不锈钢细管容置在C型偏位孔内,偏位塞通过形变将不锈钢细管固定并封堵出浆口,其中不锈钢细管的可视开口朝下设置;
S4、在内窥镜上安装侧视镜头,随后将内窥镜伸入不锈钢细管内并将侧视镜头移动至不锈钢细管的可视开口处,侧视镜头通过可视开口对套筒内钢筋的端部和环形肋条进行图像获取,获取的图像中包括套筒内壁全貌,并且保证环形肋条位于图像中部位置;
S5、对获取的图像进行钢筋插入高度检测操作,在钢筋端部选取一点,通过点到点的测量功能,测量钢筋端部至侧视镜头的距离,得到间隔距离H1,将设计尺寸减去间隔距离H1和不锈钢细管的直径D1,得到实际插入高度尺寸,将实际插入高度尺寸与标准钢筋插入深度值对比,当实际插入高度尺寸小于标准钢筋插入深度值时,结束操作,得到钢筋插入深度不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当实际插入高度尺寸大于等于标准钢筋插入深度值时,进行下一步操作;
其中,设计尺寸为套筒底部至出浆嘴顶部的距离;
S6、对获取的图像进行拍摄存储,得到检测图片,对检测图片进行偏位检测操作,先在检测图片中观察钢筋端部的投影形状并确定操作方案;
当投影形状偏向于圆形时,通过测量套筒的中心点O1与钢筋的中心点O2位于投影面上的直线距离S1,得到偏位距离,根据偏位距离对连接质量进行评估;
当投影形状偏向于椭圆时,进行下一步操作;
S7、退出当前图片,重新恢复至图像获取的功能,图像中,选择与侧视镜头相邻的环形肋条,并在该环形肋条与套筒内壁的相交处选择三点,形成基准平面,然后在钢筋的纵肋边缘上选择一点E和一点F,其中点E的选择位置靠近纵肋顶部,点F的选择位置位于点E的下方,利用点到面的测量功能,测量点E到该水平基准面的距离H1,测量点F到该基准面的距离H2,利用点到点的测量功能,测量点E到点F沿纵肋的直线距离L1,则cosα=(H2-H1)/L1;其中,α为钢筋沿套筒轴向的偏转角,点E和点F位于同一纵肋且同一侧的边缘上;根据偏转角对连接质量进行评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测量套筒与钢筋连接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6中,先寻找套筒的中心,在环形肋条与套筒内壁的交界处任意选一点A,然后通过深度测量功能中实时平移尺寸显示功能在相对应的另一侧交界处选点进行查找点B,当选择点的平移尺寸显示最大时,该位置选定为点B,在点A附近的交界处选择一点C,然后通过深度测量功能中实时平移尺寸显示功能在相对应的另一侧交界处选点进行查找点D,当选择点的平移尺寸显示最大时,该位置选定为点D,点A和点B的连线与点C和点D的连线相交形成中心点O1;随后对投影形状中钢筋的圆形本体与两个纵肋形成的四点进行交错连接,连线相交形成中心点O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测量套筒与钢筋连接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6中,以中心点O1为基准点,观察中心点O2位于中心点O1的偏位位置,得到偏位方向,根据偏位方向和偏位距离对连接质量进行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国宇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国宇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78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