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烘干设备及其烘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7507.2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4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郭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稀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22 | 分类号: | F26B17/22;F26B21/00;F26B25/00;F26B25/12;F26B25/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利交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59 | 代理人: | 蔡辉 |
地址: | 433299 湖北省荆州市洪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烘干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微波干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波烘干设备及其烘干方法,微波烘干设备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烘干旋风筒,烘干旋风筒之间依次非严格的上下布置,每个烘干旋风筒均设置微波加热发生器以及分料器;每个所述烘干旋风筒顶部设置料入口,上侧部设置出风口,下侧部设置进风口,地步设置出料口。通过将物料在现有的隧道式烘干窑的物料在网带上进行烘干的形式,改为了竖直旋风筒的形式,一方面风与物料接触更加充分,提高了烘干效果,另一方面,网带上的物料堆叠是层式的,近似平面,承载物料的量有限。而本发明烘干旋风筒的形式是立体的,可以大幅提高单位时间内物料的通过两,大幅提高烘干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干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波烘干设备及其烘干方法。
背景技术
烘干作为干燥的一种类型,需要人工热源对物料进行加热降低其水分含量。传统人工热源一般采用燃烧炉加热空气,热空气与物料交换热量使水分转换为气态跟随加热后的湿热空气排出,使物料水分降低。这种换热方式起主导作用的是前期阶段对流传热,主要加热物料的外层部分,外层部分被加热后物料之间的通过传导传热的方式,热量从外层物料传递到内层物料继续加热,这种加热方式会导致内外加热快慢不一,加热程度不均匀,需要过量的热量才能达到预定烘干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传统思路是使热风充分与物料接触,如采用转动烘干窑的方式,或者风从下向上吹透料层的方式。但起主导作用的仍是对流换热,对于物料颗粒来说,烘干热风是无法进入颗粒内部的。现有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微波烘干技术,通过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对物料进行加热,其主导作用的是辐射换热,微波加热能够直接加热到物料层以及物料颗粒的内部,加热效率大幅提高,同时通过设置网带承载料层,风从下向上吹过,使水分充分进入空气中,烘干效果相对于传统烘干优势明显。
但现有微波烘干技术仍存在传统未解决的问题。风吹过料层的过程中会产生在料层中产生优势风道,即风倾向于从既有的风道通过并有增加该风道的趋势,从而扩大优势,即使物料在忘带上分布均匀,实际上风通过料层并不是均匀的,况且,实际生产过程中,物料能够均匀的分布在网带上也是较难实现的。这就导致部分风会集中从料层的一部分的优势风道穿过,减少了风与物料的接触,降低了烘干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烘干设备,解决现有微波烘干设备采用料带的方式导致的风与物料不能充分接触,降低烘干效果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微波烘干设备,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烘干旋风筒,烘干旋风筒之间依次非严格的上下布置,每个烘干旋风筒均设置微波加热发生器以及分料器;
每个所述烘干旋风筒顶部设置料入口,上侧部设置出风口,下侧部设置进风口,地步设置出料口;
最上方的所述烘干旋风筒的料入口为投料口,出风口与风机管道连接,出料口与其下方的烘干旋风筒的料入口连接;
最下方的所述烘干旋风筒的出料口为卸料口,用于将料卸到输送装置。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烘干旋风筒上部为圆筒状结构,下部为锥形。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为烘干旋风筒圆截面的切线方向。
进一步的改进,每个所述烘干旋风筒微波加热发生有多个,设置在的烘干旋风筒侧壁。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分料器安装在烘干旋风筒内的靠近顶部位置,所述分料器为包括多个叶片的风扇叶轮结构,通过支撑架与烘干旋风筒内壁固定。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分料器中心处于料入口的下方,每个叶片长度小于烘干旋风筒半径,大于旋风筒半径的0.8倍;
每个叶片与竖直方向呈设定角度。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叶片与竖直方向呈设定倾斜角度与烘干旋风筒内风的旋转方向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稀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稀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75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