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充电机电路、车载充电器和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7306.2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1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仰冬冬;王小昆;刘少伟;梁东;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7/00;B60L53/22;B60L5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充电机 电路 车载充电器 电动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充电机电路、车载充电器和电动汽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充电机电路,其既可以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也可以将电动汽车中的储能部件的直流电能释放出来。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车载充电机电路既可以满足国内市场要求的产品规格为三相11kW集成单相6.6kW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国外市场要求的产品规格为三相11kW集成单相11kW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充电机电路、车载充电器和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发展极其迅速,用户也越来越多,但是用户对电动汽车的体验却无法和传统燃油车相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电动车的充电速度太慢,因此,在越来越注重体验的当下,对于电动汽车充电速度的提升势在必行,而要提高充电速度就必须加大充电功率,即,车载充电机(On Board Charger,OBC)逐步趋向于大功率方向,三相输入充电模式集成单相输入模式的充电机产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但是充电功率增加又会增加体积和成本。
目前,在国内市场中,单三相集成的产品规格为输出功率为11kW的三相输入充电模式与输出功率为6.6kW的单相输入充电模式的集成(简称为三相11kW集成单相6.6kW);而在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市场中,单三相集成的产品规格为输出功率为11kW的三相输入充电模式与输出功率为11kW的单相输入充电模式的集成(简称为三相11kW集成单相11kW)。
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中开发出来的三相输入集成单相输入的充电机产品通常只能实现三相11kW集成单相6.6kW,因此,为了实现车载充电机电路既可以满足国内市场要求的产品规格为三相11kW集成单相6.6kW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国外市场要求的产品规格为三相11kW集成单相11kW的需求,现有技术通常是在能实现三相11kW集成单相11kW的电路中添加多个过电流能力有限的滤波电容,然而,这种改进方式会造成电动汽车的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电路、车载充电器和新能源汽车,以解决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高和体积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载充电机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继电器网络模块和交直流变换器;其中,
所述交直流变换器包括三相整流电路和直流输出电路,所述直流输出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分别连接所述三相整流电路的两个输出端;
所述继电器网络模块包括第一至第四输入接口、第一继电器开关、第二继电器开关、第三继电器开关、第四继电器开关、第五继电器开关、第六继电器开关;其中,第一至第四输入接口用于接入三相交流电;所述第一继电器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一输入接口、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继电器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输入接口;所述第三继电器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继电器开关的一端;所述第四继电器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输入接口;所述第五继电器开关的一端连接第四输入接口和所述第六继电器开关的一端,所述第六继电器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继电器开关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继电器开关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继电器开关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交直流变换器。
可选的,所述交直流变换器还可以包括第一至第三电感和母线电容;其中,
所述母线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
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开关的另一端,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相整流电路的第一个火线接口;
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的另一端,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相整流电路的第二个火线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73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