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火化机烟气中二噁英排放的处理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5810.9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尹文华;刘丽君;谢丹平;李旭东;孙行荣;张漫雯;赵波;彭江波;龙世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06 | 分类号: | B01D53/06;B01D53/14;B01D53/32;B01D53/56;B01D53/70;B01D53/78;B01D46/02;F23G1/00;F23J15/00;F23J15/02;F23J15/04;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畅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1 | 代理人: | 耿佳 |
地址: | 5106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火化 烟气 中二噁英 排放 处理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布了烟气二噁英处理工艺方法技术领域的一种降低火化机烟气中二噁英排放的处理工艺方法,经降温处理后的烟气先后通过火星拦截器、直筒型输气烟道和布袋除尘器中进行除杂处理,然后向烟气通入等离子反应装置进行氧化除杂,提高烟气净化效果和净化效率,该工艺方法在不产生白烟的情况下,同时深度处理火化机烟气中氮氧化物、恶臭和二噁英的一体化装置,该一体化处理装置设计合理,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能够完成含恶臭气体、硫化物、氮氧化物和二噁英等较多污染物的火化机焚烧烟气的深度净化,实现火化机焚烧烟气超低排放,提高环境保护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二噁英处理工艺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降低火化机烟气中二噁英排放的处理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我国火葬场使用较为普遍的火化机为燃油式火化机,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恶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噁英等毒害性大气污染物,其中,在遗体火化过程中,释放出多种气体,是一个复杂的混合污染源,其中氮氧化物、恶臭和二噁英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另外,烟气中释放出来的恶臭,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目前,我国殡仪馆火化机的烟气大多采用半干法脱酸和布袋除尘,该工艺装置仅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颗粒物做处理,对于恶臭、氮氧化物和二噁英并没有深度处理能力,同时,殡葬行业的烟囱高度普遍较低,导致大气污染物近地面扩散,从而对周边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了危害,因此为了减少火化机焚烧烟气排放所带来的大气污染以及其它危害,需要对火化机焚烧烟气进行专门的净化处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降低火化机烟气中二噁英排放的处理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火化机烟气中二噁英排放的处理工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火化机烟气中二噁英排放的处理工艺方法,工艺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S1:首先将火化机中的焚烧烟气通过输送管道输送至换热器中实现初步冷却,然后将烟气直接通入急冷塔进行降温处理,且急冷塔用于快速降低烟气温度以及扼制二噁英的低温合成,通过急冷塔内的急冷喷淋系统向塔内的烟气喷射液体,从而快速降低塔内烟气的温度以及扼制二噁英的低温合成;
S2:S1步骤经过降温处理后的烟气通入火星拦截器,且火星拦截器用于捕集烟气中的燃烧物,经过急冷塔降温处理后的烟气进入火星拦截器后除去烟气中夹杂的燃烧物,提高烟气除杂安全性;
S3:S2步骤除杂后的烟气通入直筒型输气烟道,并且固定安装在直筒型输气烟道上的活性炭喷射装置向直筒型输气烟道内喷射活性炭与烟气混合,促使活性炭吸附烟气中的二噁英、重金属和呋喃等污染物,提高二噁英和重金属的吸附率,随后排出的烟气通过碱液喷淋塔,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恶臭和二噁英能够被碱液吸收完毕;
S4:S3步骤净化后的烟气通入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利用滤料捕集烟气中夹杂的颗粒物以及活性炭颗粒,布袋除尘器进一步去除烟气中夹杂的颗粒物、喷入的活性炭以及未完全燃烧的油烟,并且能够除去一些不融于水和碱液中的颗粒物,除杂质量高;
S5:经S4步骤除杂后的烟气通过输送管道输送至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完成升温操作,经过换热器升温后的烟气通入等离子反应装置,在等离子反应装置内通过高压引入区引入高压脉冲电源电压,电晕放电使得等离子反应装置内产生大量高能电子、自由基、自由基衍生物和其他活性粒子,促使烟气中的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恶臭和二噁英被高能电子直接轰击或者被自由基氧化成无害小分子,活性粒子将烟气中不易吸收的NO转化为易被碱性物质吸收的NO2、N2O5和HNO3,部分的SO2也被转化为H2SO4及其它小分子酸,二噁英被转化成化成CO2、HCl等小分子;
S6:将S5步骤中的烟气通入到吸收装置,吸收装置用于捕集经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处理的烟气中的酸性物质以及残余有毒物质,获得净化烟气,然后将净化后的烟气通过烟道实现外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58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