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药柱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4985.8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3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王晓燕;马晓曦;王紫欣;高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K9/10 | 分类号: | F02K9/10;F02K9/18;F02K9/20;F02K9/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火箭发动机 燃烧室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此药柱采用内外三个燃气通道相结合的方式,用以增加接触燃烧表面积。药柱整体为内孔燃烧的双环管状药柱,内环中心为内燃气通道,两环之间是外燃气通道,外环与燃烧室壁面之间是辅助燃气通道;内外燃气通道由气路凸台连通,可实现内环燃气与外环燃气的掺混,外环药柱上的连接孔则连通了三个气路,三个气路的相互作用,加大了内外环管状药柱燃烧面积的同时,也增加了外燃气通道的燃气温度,使的药柱充分燃烧。内环上的气路凸台对外环燃气有着较强的扰动作用,增强了外环流场的紊乱程度,从而实现药柱的快速燃烧,提高了燃烧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药柱。
背景技术
火箭发动机主要分为太阳能火箭发动机、电能火箭发动机、核能火箭发动机和化学能火箭发动机。化学火箭发动机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火箭发动机。化学能火箭发动机根据所携带的推进剂物理状态不同,又可以分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三种类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形状简单,所需要的零、部件少,且一般没有运动件,所以一般便携式导弹能源装置主要以固体火箭发动机为主。
药柱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燃烧效率决定了发动机的主要弹道性能,因此增强药柱的燃烧效率是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的重要内容。本发明采用双环管状药柱和三个燃气通道相结合的方法,大大增加了药柱接触燃烧面积,加快了药柱的燃烧速率,进而提高药柱的燃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药柱,以解决现阶段出现的药柱燃烧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内孔燃烧的双环管状和三燃气通道相结合的方法,增加药柱燃烧时的接触面积,使得双环管状药柱的内环表面同时燃烧,促进了燃烧的充分性;三个燃气通道相同,内环高温燃气不断向外环和辅助燃气通道扩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外部两燃气通道的温度,加快了燃烧过程的进行,同时也有效减少了燃烧室壁面上余药的产生,进而提高了燃烧效率。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药柱。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药柱,其特征在于:固体火箭燃烧室药柱由双环管状药柱组成,其内部燃气通道被内环药柱分隔为两路,外环药柱直径沿轴向逐渐减小,与燃烧室壁面形成辅助燃气通道。内外两燃气通道由内环上的气路凸台相连接,而外环壁面上的气孔则实现了三路燃气的掺混。
所述的一种内含传热壁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气路凸台整体呈方块状,在其外表面上分别设置了大小不同的气孔,上表面主气孔最大,侧面副气孔次之;气路凸台采用叉排的形式排列在内环管状药柱的外壁面上,具体个数分布和间距应根据内环药柱的外径大小进行设置。
所述的一种内含传热壁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外环药柱由水平段和收缩段组成,且两段长度大致相同;在收缩段壁面上分布着大小相同的连接孔,并以叉排(或顺排)方式沿圆形对称分布,具体个数分布和间距应根据收缩段的外径大小进行设置。
所述的一种内含传热壁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外环药柱水平段和收缩段交界处分布着一圈大小相同的连接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9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