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茶加工的烟叶调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4910.X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0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戴林建;周东波;张惠林;沈程文;刘鈺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4B3/12 | 分类号: | A24B3/12;A24B15/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茶 加工 烟叶 调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烟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红茶加工的烟叶调制方法,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四个步骤。本发明降低了烟叶生产过程中的产能消耗,本发明的方法对环境破坏性小,可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根据烟叶内的酶活性特点,形成了一种新的烟叶调制方法,本方法生产的烟叶带有特有的香型和吃味,具有突出的稳定特征香气香型;本发明所调制的烟叶可为传统卷烟及新型烟草制品提供一种新香吃味的原料,为烟草调制工艺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茶加工的烟叶调制方法。
背景技术
烟草是一种以吸食为主的特殊经济作物,我国的卷烟是以烤烟为主要原料,其香吃味是烟叶质量要素的重要内容。调制是烤烟生产的重要一环,烤烟生产为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正在大力发展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对调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烤后烟叶不但外观上要基本杜绝青筋、杂色等,对香气、吃味等内在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现在由于传统烤烟调制工艺趋同,不利于新的香吃味形成,导致烤烟口感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多类型消费者的需求问题。
已有研究表明,茶和烟的品味形式和感官特征是相通的,茶叶中生物活性成分带来了“润、甜、津、绵”的口感特点,而卷烟通常将“津、甜、香、润”作为感官评价关键指标。中式卷烟产品普遍存在烟气干燥、辛辣、刺激性强、甜润度不够,以及生痰等问题,感官品质的提升是卷烟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迄今为止,将茶叶及其提取物应用于卷烟已有大量的专利和文献报道,但将中国的茶叶加工优势借鉴给现代中式卷烟技术,仿制红茶的加工工艺来进行烟叶调制,以此进行创新型特色卷烟产品的开发培育还鲜有见闻。因此,发明人发明了一种基于红茶加工的烟叶调制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红茶加工的烟叶调制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香型、新口感的卷烟原料,改善了中式卷烟的感官品质,为烟草行业推出高水平、高质量卷烟产品的需求提供了一种新的原料和新的调制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茶加工的烟叶调制方法,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四个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S1:萎凋
萎凋方式采用萎凋槽覆膜萎凋,具体方式如下:将烟草鲜叶均匀的平铺于萎凋槽中,摊叶厚度为2-3cm;之后打开鼓风机,将温度范围设置在38℃~41℃,随后进行萎凋,期间需观察烟叶状态与萎凋情况,使萎凋均匀进行,如出现萎凋不均匀的情况需及时调整烟叶位置;萎凋36h~48h后,取出烟叶,备用;
S2:揉捻
取经步骤S2处理之后的烟叶2-2.5kg,揉捻前对烟叶进行去梗处理,使用小刀去除烟叶主脉,留叶前部1/3,将去除主脉的烟叶进行切片处理,具体操作为:将去除主脉的烟叶叠放,使用铡刀从主脉位置将烟叶分为两半,再将其切成10cm的小块,完成后放入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20~30min后,取出烟叶,备用;
S3:发酵
将经步骤S2处理之后的烟叶分散后放入发酵框内,烟叶堆叶厚度为10cm,完成堆叶后在堆叶中间留多个气孔,每两个相邻的气孔之间的间距为4~6cm,以方便气体交换,避免烟叶变质;完成堆放后,将纱布打湿后平铺于烟叶上方,用纱布将烟叶完全覆盖,覆盖的纱布层数为2层,以保持发酵湿度;完成上述操作后即可将发酵框放入发酵机内进行发酵操作,先在32.5~34.5℃条件下发酵3h,再在27~30℃条件下发酵4~6h;
S4:干燥
将经步骤S3处理之后的烟叶从发酵框内取出,均匀的放置于干燥盘中,并将成卷的烟叶展开;随后将烟叶放置在64~68℃干燥机内干燥,至烟叶基本干燥后取出,室温静置15min后再将烟叶放置在85℃条件下干燥至烟叶全部干燥后取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