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网拓扑识别方法、断路器及电网拓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4802.2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9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峰;蒋志明;张伟强;杨瑶;李永振;魏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思楠 |
地址: | 20131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拓扑 识别 方法 断路器 系统 | ||
1.一种电网拓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断路器,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组网指令,启动拓扑发送命令;
根据所述第一断路器的电网负载,从预设的至少一组二进制脉冲序列中,选择与所述电网负载匹配的目标二进制脉冲序列;
根据所述电网负载,确定所述目标二进制脉冲序列的目标输出周期;
根据所述目标二进制脉冲序列和所述目标输出周期,向电网支路注入特征电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断路器的电网负载,从预设的多组伪随机二进制脉冲序列中,选择与所述电网负载匹配的一组二进制脉冲序列作为目标二进制脉冲序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特征频点,生成至少一组伪随机二进制脉冲数据;不同组伪随机二进制脉冲数据的频谱能量不同;
将所述至少一组伪随机二进制脉冲数据以脉冲序列进行存储,得到所述至少一组二进制脉冲序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断路器的电网负载,从预设的至少一组二进制脉冲序列中,选择与所述电网负载匹配的目标二进制脉冲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电网负载的电信号,分析所述第一断路器的负载等级;
根据所述负载等级,以及预设的负载等级和二进制脉冲序列的对应关系,从所述至少一组二进制脉冲序列中,选择所述目标二进制脉冲序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等级越低,所述负载等级对应的二进制脉冲序列的频谱能量越低,所述负载等级越高,所述负载等级对应的二进制脉冲序列的频谱能量越高。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网负载,确定所述目标二进制脉冲序列的目标输出周期,包括:
根据所述负载等级,以及预设的负载等级和输出周期的对应关系,从至少一个输出周期中,选择所述目标输出周期。
6.一种电网拓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断路器,包括:
对所述第二断路器所在电网支路的线路电流进行采样,得到第一有特征电流信号;
根据预设特征频点,对所述第一有特征电流信号进行频域分析,得到频域判别结果;
若所述频域判别结果通过,则根据预设输出周期,对当前所述线路电流进行采样,得到第二有特征电流信号;
对所述第一有特征电流信号和所述第二有特征电流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得到时域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频域判别结果和所述时域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第二断路器和所述预设特征频点对应的第一断路器是否在同一拓扑网络下,得到拓扑识别结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特征频点,对所述第一有特征电流信号进行频域分析,得到频域判别结果,包括:
对所述第一有特征电流信号进行频域转换,得到所述第一有特征电流信号的特征频点,以及所述特征频点的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和预设特征频点对应的预设信号强度进行比对;
若比对结果在判别阈值范围内,则确定所述频域判别结果通过;
若所述比对结果不在判别阈值范围内,则确定所述频域判别结果不通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频域判别结果和所述时域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第二断路器和所述预设特征频点对应的第一断路器是否在同一拓扑网络下,得到拓扑识别结果,包括:
若所述频域判别结果通过,且所述时域分析结果通过,则确定所述第二断路器和所述预设特征频点对应的第一断路器在同一拓扑网络下,拓扑识别结果为所述第二断路器和所述第一断路器在同一拓扑网络下。
9.一种电网拓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位机,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断路器的地址向所述第一断路器发送组网指令;
以预设周期从第二断路器中获取时域分析结果、频域判别结果和拓扑识别结果;
根据所述时域分析结果、所述频域判别结果和所述拓扑识别结果,分析所述第一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断路器的拓扑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8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