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航运用尾气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3969.7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2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姜国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0/00;F28D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莫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9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250357***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航运 尾气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航运用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净化腔和换热腔均设有循环机构,换热腔内设有螺旋管,螺旋管下端伸入净化腔内装配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有空心转轴,空心转轴装配有搅拌机构,安装板设有T形滑槽,挡板由上至下均匀装配有若干连接管,若干连接管均装配有透水过滤机构,安装板另一侧设有与若干连接管一一对应的通槽,箱门装配有滤气机构,本装置能够对尾气中所蕴含的热量利用起来,还可提高尾气与净化液的接触效率,提高净化效果,同时还便于工作人员对净化腔内的颗粒杂质进行清理,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航运用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在船舶航运过程中,为了对环境进行保护,需要对船舶航运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净化后,才能排出到外界,尾气需要进过净化液进行脱硫等处理,但是尾气与净化液接触后形成颗粒物等杂质,且尾气本身会有一些细小的颗粒杂质,与净化液接触后,会留在净化腔内,附着在净化腔内壁或与净化液混合在一起,工作人员对这些颗粒杂质清理十分不便,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船舶航运用尾气处理装置,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净化腔内的颗粒杂质进行清理,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船舶航运用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净化腔和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上侧设有泄压阀,所述净化腔和换热腔均设有循环机构,所述换热腔内储存有清水,所述净化腔内设有净化液,所述循环机构便于工作人员分别对净化腔和换热腔内的净化液和清水进行更换,所述换热腔内设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上端伸出箱体,尾气可通过螺旋管上端进入螺旋管内,螺旋管与清水充分接触,从而清水可与尾气进行换热,利用尾气的高温,对清水进行加热,满足水手的日常生活需求,螺旋管的设计,可提高尾气在换热腔的停留时间,提高换热效果,所述螺旋管下端伸入净化腔内装配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有空心转轴,这样的结构,尾气喷入传动机构内,可带动传动机构工作,带动空心转轴转动,所述空心转轴与传动机构内部相连通,尾气可通过传动机构注入空心转轴内,所述空心转轴下侧装配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可防止净化液进入安装罩内内,所述空心转轴外表面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空心转轴装配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可在空心转轴的带动下转动,对尾气与净化液接触后产生的气泡打散,提高接触效率,且搅拌机构可带动净化液在净化腔内转动起来,形成旋流,进一步提高尾气与净化液的接触效果,且可将净化液中的颗粒杂质跟随净化液旋转起来,净化液中的颗粒杂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向净化腔内壁靠近,但由于净化液处于搅动状态,颗粒杂质不易附着在净化腔的内壁,所述净化腔一侧内壁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内滑动装配有挡板,所述挡板由上至下均匀装配有若干连接管,若干所述连接管均设有第二单向阀,若干所述连接管均装配有透水过滤机构,所述安装板另一侧设有与若干连接管一一对应的通槽,净化液在转动的过程中,净化液中的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净化腔内壁靠近,并跟随净化液转动,从而净化腔内外侧的净化液和颗粒杂质会通过通槽进入透水过滤机构内,透水过滤机构对颗粒杂质进行过滤,所述净化腔上侧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装配有滤气机构,滤气机构可对经过净化液的尾气进一步过滤净化,提高对尾气的处理效果。
工作原理:高温尾气通过螺旋管上端进入螺旋管内部,螺旋管在换热腔内,与清水充分接触,从而使清水与高温尾气进行换热处理,利用尾气中所蕴含的热量对清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清水可满足水手的正常生活需求,螺旋管的设计,可提高高温烟气在换热腔内的停留时间,提高换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39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滚刀专用轴承
- 下一篇:骨小梁仿生件及种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