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功率谱密度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3583.6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5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应雨龙;李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8/24 | 分类号: | G06F18/24;G06F18/213;G06F18/2411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功率 密度 通信 辐射源 个体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功率谱密度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其特性在于,包括:
利用接收机采集射频基带信号,采集I路信号;
基于所述I路信号进行方差轨迹检测截取稳态信号片段,对所述稳态信号片段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
计算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稳态信号片段的功率谱密度得到特征向量,将所述特征向量作为发射机的射频指纹,并生成射频指纹库;
利用智能分类器识别所述射频指纹库的射频指纹,输出识别结果并基于所述识别结果判断某一待识别的通信辐射源个体特征Bi所属的通信辐射源个体是否为合法接入无线通信设备,其判断准则包括,
式中,Bi(i=1,2,...)表示某一待识别的通信辐射源个体特征,Cj(j=1,2,...m)表示已知合法的通信辐射源个体标签,ξ(Bi,Cj)表示所述Bi与所述Cj之间的灰色关联度;
若test某一阈值,则Bi所属的通信辐射源个体为非法接入无线通信设备;否则,Bi所属的通信辐射源个体为合法接入无线通信设备,完成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功率谱密度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基带信号包括稳态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功率谱密度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标准化处理包括对所述截取的稳态信号数据或所述功率谱密度特征向量进行标准化处理,为中心化—压缩处理,其数学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表示截取的稳态信号数据或功率谱密度特征向量,表示标准化处理后的输出向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功率谱密度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功率谱密度特征向量包括,
其中Bi(i=1,2,…)表示某一待识别的通信辐射源个体特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功率谱密度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射频指纹库包括,
其中,Cj(j=1,2,…)表示已知合法的通信辐射源个体标签,cj(j=1,2,…)表示某一特征参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功率谱密度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分类器包括支持向量机和灰关联分类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功率谱密度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灰关联分类器求取Bi与所述射频指纹库中的每一个Cj的关联度包括,
定义ρ∈(0,1):
其中,ρ表示分辨系数,通常取值为0.5,ξ(bi(k),cj(k))表示所述Bi与所述Cj之间第k个特征参数的关联系数,ξ(Bi,Cj)表示所述Bi与所述Cj之间的灰色关联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功率谱密度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阈值为0.00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大学,未经上海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35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