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OFs-P5G/PVDF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3092.1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7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廖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03 | 分类号: | H01M50/403;H01M50/41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挺立众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2 | 代理人: | 刘爽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ofs p5g pvdf 锂离子电池 隔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OFs‑P5G/PVDF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超分子有机框架SOFs‑P5G的合成,然后将超分子有机框架SOFs‑P5G加入到蒸馏水中,超声搅拌分散,然后加入聚偏氟乙烯粉末继续超声分散,随后加入乙酸溶液,加热至60~70℃搅拌溶解后移至高压注射泵中,静电纺丝得到纤维膜;将步骤S3中得到的纤维膜取下后放置在多巴胺溶液中,在45~50℃下浸泡改性4~6h后捞出,干燥后得到所述隔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OFs-P5G/PVDF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具备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和可快速充放电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等领域。在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主要作用是将正、负极的活性物质分开,防止两极因接触而短路。同时,由于隔膜中具有大量曲折贯通的微孔,在电化学反应时,能保持必要的电解液,形成离子移动的通道。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具有很大的影响。安全性等具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商业上常用的隔膜为聚烯烃隔膜,包括聚丙烯(PP)隔膜、聚乙烯(PE)隔膜以及三层复合PP/PE/PP隔膜。由于聚烯烃大分子链的存在,PE、PP隔膜形成了高结晶度、低表面能的结构,几乎不能被电解液所溶胀,因此聚烯烃系电池隔膜对电解液的亲和性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SOFs-P5G/PVDF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SOFs-P5G的制备:1)合成主体:将溴代的柱[5]芳烃P5和萘二甲酰胺衍生物加入到乙腈溶剂中,在80~85℃下反应45~50h,然后待冷却至室温后,旋转蒸发去除掉溶剂,拌样上柱,进行洗脱,得黄色固体产物。
2)将1,10-二溴葵烷和4,4-联吡啶加入到乙腈溶剂中,然后在95~100℃下进行磁力搅拌回流16~20h,等待冷却至室温后,使用布氏漏斗进行过滤,得到滤渣,用乙腈洗涤3~5次后再使用乙醇进行洗涤3~6次,干燥后得到黄绿色粉末产物。
3)超分子有机框架SOFs-P5G的合成:将步骤1)中的黄色固体产物和步骤2)中的黄绿色粉末产物加入到环己醇中,然后加热至55~70℃搅拌溶解,然后冷却至室温静置搅拌0.5~1h后,烘干得到超分子有机框架SOFs-P5G。
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超分子有机框架SOFs-P5G加入到蒸馏水中,超声搅拌分散,然后加入聚偏氟乙烯粉末继续超声分散,随后加入乙酸溶液,加热至60~70℃搅拌溶解后移至高压注射泵中,静电纺丝得到纤维膜。
S3:将步骤S3中得到的纤维膜取下后放置在多巴胺溶液中,在45~50℃下浸泡改性4~6h后捞出,干燥后得到所述隔膜。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所述的乙腈、溴代的柱[5]芳烃P5和萘二甲酰胺衍生物的质量体积比为(45~60)mL:(0.48~0.69)g:(0.36~0.48)g。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所述的洗脱采用体积比为(10~15):(2~8)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进行洗脱。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所述的乙腈、1,10-二溴葵烷和4,4-联吡啶的质量体积比为(100~150)mL:(1.88~2.26)g:(5.52~8.86)g。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所述的超分子有机框架SOFs-P5G、聚偏氟乙烯、乙酸和蒸馏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82~0.96)g:(5.4~9.6)g:(18~25)mL:(100~150)mL。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所述步骤1)中的黄色固体产物、步骤2)中的黄绿色粉末产物和环己醇的质量体积比为(0.49~0.56)g:(0.54~0.67)g:(20~4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3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