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周期分岔大小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1456.2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6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赵艳青;杨宇杰;周智勇;张志豪;向安阳;杨莉;刘新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06;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周期 分岔 大小 鉴定 方法 | ||
1.一种周期分岔大小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置时间窗口长度为NM,其中,N为已知周期分岔信号S的周期分岔类别:周期-N分岔,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为在激励周期T内采集的同步数据点数;
步骤2:采用周期采样技术采集周期分岔信号S,每激励周期T内采集了M个数据点,周期分岔信号S包含M组同步采集数据,对于周期-N分岔信号,每组同步采集数据含有N个数据点;
步骤3:分别对M组同步采集数据进行中心化处理,中心化处理后的M组同步采集数据为周期分岔成分S1;
步骤4:分别计算周期分岔成分S1的标准差SD1和周期分岔信号S的标准差SD;
步骤5:计算步骤4中两标准差的比值R=SD1/SD,利用R表示该周期分岔的分岔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期分岔大小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R所属区间为(0,1);当R接近0时,周期分岔的分岔程度较小;而当R接近于1时,周期分岔的分岔程度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14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