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吸排种器排种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1135.2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6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虎;史嵩;周纪磊;李慧;位国建;张荣芳;何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吸排种器排种 性能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一种气吸排种器排种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排种器检测领域,包括用于驱动待检测排种器运行的驱动机构、用于安装排种器的第一支架和用于安装导种管的第二支架;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用于对接排种器排种轴的接头,驱动机构的负压源连接有用于对接排种器的气管,第二支架上间隔设置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用于获取排种器出口的排种间隔、数目,第二传感器用于获取经导种管导向后的排种间隔、数目;将排种器和导种管共同进行监测,通过传感器分别获取排种器出口的落种分布情况和导种管出口的落种分布情况,避免实地试验播种采集数据的操作,通过导种管出口的落种情况对排种器性能检测进行去噪,提高其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排种器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吸排种器排种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精量播种技术与装备是提高作物播种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排种器作为播种机的心脏部件,是高速精播关键技术的载体。播种机在高速作业过程中,排种器工作性能易受排种盘转速、负压腔室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漏充、重播等情况频现,作业性能下降。
发明人发现,在对播种机进行出厂检测或检修时,需要对核心的排种器结构进行性能检测,目前的排种器性能检测多通过播种机进行实地试验来实现,难以直接对排种器本体进行性能检测,播种机在单粒精播工作过程中输出的种子,在排种器输出后需要经过导种管才能达到播种位置,通过检测地面落种所获取的排种分布数据是在排种器、导种管共同影响下得到的,排种器的排种性能检测中引入了导种管的影响,导致存在较大误差;部分排种器在出口位置布置传感器监测获取排种信息,但仍需结合地面落种情况进行排种器排种情况的去噪,难以满足非实地试验场景下的排种器性能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气吸排种器排种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将排种器和导种管共同进行监测,通过在导种管中、末端布置落种检测传感器,分别采集落种中端、落种末端种子下落时刻,进一步求解前后种子间的时间间隔,从而能够实现模拟计算落种株距,进一步求解落种重、漏播率、合格粒距统计及粒距变异系数;通过中、末端同步采集,便于试验人员对排、导种过程进行过程分解,开展交互式分析,提升检测精度。
本公开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吸排种器排种性能检测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包括用于驱动待检测排种器运行的驱动机构、用于安装排种器的第一支架和用于安装导种管的第二支架;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用于对接排种器排种轴的接头,驱动机构的负压源连接有用于对接排种器的气管,第二支架上间隔设置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用于获取排种器出口的排种间隔、数目,第二传感器用于获取经导种管导向后的排种间隔、数目。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排种间隔、数目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驱动机构的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矩输出机构、负压输出机构,转矩输出机构和负压输出机构均安装在壳体内,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均连接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转矩输出机构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接头一端,接头与动力输出轴等角速度转动,且接头能够沿动力输出轴轴向滑动,以改变接头位于壳体外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一端设有配合动力输出轴的对接孔,另一端设有用于对接排种器的开槽孔,接头侧壁配合有切换杆,切换杆一端位于壳体外部,用于接收外力作用带动接头沿轴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输出机构包括负压风机和气管,负压风机进气通道内设有滤芯,负压风机输出端连通有气管,用于连通排种器。
进一步地,所述气管连接有用于测取输入待检测排种器负压力的负压传感器。
本公开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吸排种器排种性能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排种器出口安装导种管,调节排种器参数并驱动排种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1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