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输出黄光激光的Dy3+掺杂磷酸盐玻璃、光纤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0616.1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丹;田树杭;杨中民;张勤远;唐国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4/00 | 分类号: | C03C4/00;C03C3/17;C03B37/012;C03B37/027;G02B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输出 激光 dy3 掺杂 磷酸盐 玻璃 光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输出黄光激光的Dy3+掺杂磷酸盐玻璃,其特征在于,其组分以摩尔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为:60%-70%P2O5、10%-15%K2O、10%-15%BaO、2%-5%Al2O3、3%-5.5%La2O3、0.5%-3%Dy2O3,总摩尔百分比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出黄光激光的Dy3+掺杂磷酸盐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Dy3+掺杂磷酸盐玻璃的组分以摩尔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为:65%P2O5、13%K2O、12%BaO、5%Al2O3、4%La2O3、1%Dy2O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出黄光激光的Dy3+掺杂磷酸盐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Dy3+掺杂磷酸盐玻璃的组分中掺有0.25%~1%摩尔百分比的Tb2O3或Eu2O3,同时扣除等量的P2O5。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输出黄光激光的Dy3+掺杂磷酸盐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Dy3+掺杂磷酸盐玻璃各组分的氧化物或盐类原料混合并研磨,于1100-1300℃熔制1-3小时,倒入模具中成型并退火后得到Dy3+掺杂磷酸盐玻璃。
5.一种用于输出黄光激光的Dy3+掺杂磷酸盐玻璃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纤芯和包层,纤芯位于包层内部,所述纤芯为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输出黄光激光的Dy3+掺杂磷酸盐玻璃;所述包层为单包层或多包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输出黄光激光的Dy3+掺杂磷酸盐玻璃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层为磷酸盐玻璃或K9商用硅酸盐玻璃;所述最外层包层外表面还有涂覆层;所述单包层的包层和纤芯为同心圆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输出黄光激光的Dy3+掺杂磷酸盐玻璃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包层为双包层,双包层包括内包层和外包层,内包层位于外包层内部;纤芯和外包层横截面为圆形,内包层横截面为圆形、矩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星形、三角形或D形,所述纤芯和内包层、外包层具有相同的几何中心。
8.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用于输出黄光激光的Dy3+掺杂磷酸盐玻璃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制棒的加工和组装:
将所述Dy3+掺杂磷酸盐玻璃加工为玻璃柱,抛光处理得到纤芯前驱体;将包层玻璃打孔和抛光处理,得包层前驱体;将纤芯前驱体和包层前驱体进行组装,得到预制棒;抽出预制棒间隙里的空气并封闭预制棒开口端;
(2)光纤的拉制:
将步骤(1)所得预制棒用纤芯熔融法或管棒法拉制出所需的光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输出黄光激光的Dy3+掺杂磷酸盐玻璃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加工为机械冷加工;所述抛光处理为物理和化学抛光;步骤(2)中所述包层为K9商用硅酸盐玻璃时,采用纤芯熔融法拉制,拉制温度在840-860℃;所述包层为磷酸盐玻璃时,采用管棒法拉制,拉制温度在710-7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输出黄光激光的Dy3+掺杂磷酸盐玻璃光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棒先以每分钟4-6℃的速率升温至600℃-700℃,然后再以每分钟15-25℃的速率升温至拉制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06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