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标签网络的路由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0524.3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4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任品毅;刘艳艳;杜清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45/50 | 分类号: | H04L45/50;H04L45/00;H04L45/12;H04L1/00;G06K7/00;G06K7/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标签 网络 路由 方法 系统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用于多标签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激励信号源多次发送不同功率的激励信号,按层依次发现每一层的无源标签;
S2、被激励的无源标签以不同的码片速率对标签ID信息进行μcode编码,每一跳的标签分别对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进行μcode译码,并将译码后的标签ID信息和自身ID信息一起反射给激励信号源;
S3、激励信号源对接收的反射信号进行解码并整合相应的邻接信息,生成并存储为邻接信息矩阵;
S4、根据邻接信息矩阵计算源标签到目的标签存在的N条路径,并依次对每一条路径上的标签发送导频信息,使导频信息从源标签经过多跳中继标签传输到目的标签;
S5、依次对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进行解码,计算出N条路径对应的误码率并将误码率最小的路径信息分配给多标签网络,从而得到源标签到目的标签的路由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标签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激励信号源采用读写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标签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激励信号源按层发现标签,被激励的标签采用不同码片的传输速率进行μcode编码,反射给激励信号源,当激励信号源接收并译码各标签的ID信息后即可得到该网络中包含的无源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标签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涡轮反向散射原理,将每一个标签要发送的数据信息调制到从读写器发来的激励信号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标签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根据源标签和目的标签的ID和标签的邻接信息矩阵得到源标签至目的标签存在的N条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标签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源标签发送含有导频信息的激励信号,依次通过路径中的多跳标签经由目的标签将信息反射给激励信号源,通过计算译码解调后的信号与导频信号的错误比特信息计算出该条路径信息传输的误码率,以最小误码率所对应的路径进行协同信息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多标签网络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给最小误码率所对应的路径上的标签发送激励指令,对其余标签发送静默指令;源标签将要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μcode编码和ASK调制,反射给下一跳标签;多跳中继标签利用协同网络编码技术,将译码解调得到的数据信息与自身数据信息进行异或处理,将信息调制到激励信号上进行反射,直至目的标签通过协同网络译码和μcode译码依次得到前K-1个标签发送的数据信息。
8.一种用于多标签网络的路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励信号源单元和多个环形分布于激励信号源四周的无源标签单元;
激励信号源单元用于多次发送不同功率的激励信号,按层依次发现每一层的无源标签;
无源标签单元用于对接收到激励信号的以不同的码片速率对标签ID信息进行μcode编码,每一跳的标签分别对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进行μcode译码,并将译码后的标签ID信息和自身ID信息一起反射给激励信号源;
激励信号源单元对接收的反射信号进行解码并整合相应的邻接信息,生成并存储为邻接信息矩阵,同时根据邻接信息矩阵计算源标签到目的标签存在的N条路径,并依次对每一条路径上的标签发送导频信息,使导频信息从源标签经过多跳中继标签传输到目的标签,最后依次对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进行解码,计算出N条路径对应的误码率并将误码率最小的路径信息分配给多标签网络,从而实现源标签到目的标签的路由方案。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05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