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拉铆枪的枪头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9210.1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福;陈强;王安良;贺仁凤;赵长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60 | 分类号: | B29C65/60;B29C65/64;B21J15/10;B21J15/3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拉铆枪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拉铆枪的枪头及使用方法,属于铆接工具领域。所述枪头包括本体和调节组件,本体中具有插装铆钉的通孔,通孔贯穿本体,本体的第一端具有沉孔,沉孔和通孔同轴布置,本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拉铆枪。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轴管、第二轴管和第三轴管,第一轴管的中部外壁上具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凸出本体布置,第一轴管的第一端同轴可拆卸地插装在沉孔中,第一轴管的第二端同轴插装在第二轴管的第一端中,第三轴管的第一端同轴插装在第二轴管的第二端中,且第一轴管和第三轴管分别与第二轴管螺纹配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拉铆枪的枪头,不仅能够保证拉铆强度,还能增大枪头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铆接工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拉铆枪的枪头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拉铆是利用手工或压缩空气作为动力,通过拉铆枪使特殊的铆钉变形,将铆接件铆合的一种铆接方法,属于冷铆的一种。拉铆用到的主要材料和工具包括拉铆枪和铆钉。
相关技术中,为了增大复合材料的强度,合金材料通常布置在复合材料的上表面,然后通过拉铆枪拉铆实现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的铆接。
然而,合金材料的表面具有倒置T形孔(降低重量,避免实心打孔),该倒置T形孔的孔径较小且在竖直方向的长度各不相同,常规拉铆枪的枪头无法插装,使得拉铆强度较低(合金材料易挤压形变),无法有效拉铆。需另外通过在合金材料上开孔或者使用其他加工方法完成连接,导致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的连接效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拉铆枪的枪头及使用方法,其目的在于便于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拉铆作业,从而提高连接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拉铆枪的枪头,所述枪头包括本体和调节组件;
所述本体中具有插装铆钉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本体,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具有沉孔,所述沉孔和所述通孔同轴布置,所述本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拉铆枪;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轴管、第二轴管和第三轴管,所述第一轴管的中部外壁上具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径小于所述本体的外径,且所述第一凸台凸出所述本体布置,所述第一轴管的第一端同轴可拆卸地插装在所述沉孔中,所述第一轴管的第二端同轴插装在所述第二轴管的第一端中,所述第二轴管的外径小于所述本体的外径,所述第三轴管的第一端同轴插装在所述第二轴管的第二端中,且所述第一轴管和所述第三轴管分别与所述第二轴管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轴管、所述第二轴管和所述第三轴管的内径均不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轴管的第一端的外周壁具有外螺纹,所述沉孔的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第一轴管的外周壁套设有垫圈,所述垫圈夹设在所述本体和所述第一凸台之间,且所述垫圈的外径小于所述本体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第三轴管的第二端具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外径和所述第二轴管的外径相等。
可选地,所述第二凸台为外六角结构件。
可选地,所述第三轴管的第二端具有锥形定位孔,所述锥形定位孔与所述第三轴管的内孔连通,所述锥形定位孔与所述第三轴管同轴布置,且所述锥形定位孔由所述第三轴管至所述第二轴管的方向的直径径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锥形定位孔分别与所述第三轴管的内孔及所述第三轴管的端面相切。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拉铆枪的枪头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枪头,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轴管插装在所述本体的所述沉孔中,并使得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本体相抵;
测量合金材料中倒置T形孔的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9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可见光通信频谱感知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