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拉铆枪的枪头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9210.1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福;陈强;王安良;贺仁凤;赵长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60 | 分类号: | B29C65/60;B29C65/64;B21J15/10;B21J15/3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拉铆枪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拉铆枪的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枪头包括本体(1)和调节组件(2);
所述本体(1)中具有插装铆钉的通孔(11),所述通孔(11)贯穿所述本体(1),所述本体(1)的第一端具有沉孔(12),所述沉孔(12)和所述通孔(11)同轴布置,所述本体(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拉铆枪;
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轴管(21)、第二轴管(22)和第三轴管(23),所述第一轴管(21)的中部外壁上具有第一凸台(211),所述第一凸台(211)的外径小于所述本体(1)的外径,且所述第一凸台(211)凸出所述本体(1)布置,所述第一轴管(21)的第一端同轴可拆卸地插装在所述沉孔(12)中,所述第一轴管(21)的第二端同轴插装在所述第二轴管(22)的第一端中,所述第二轴管(22)的外径小于所述本体(1)的外径,所述第三轴管(23)的第一端同轴插装在所述第二轴管(22)的第二端中,且所述第一轴管(21)和所述第三轴管(23)分别与所述第二轴管(22)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轴管(21)、所述第二轴管(22)和所述第三轴管(23)的内径均不小于所述通孔(11)的直径,所述第三轴管(23)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本体(1)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拉铆枪的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管(21)的第一端的外周壁具有外螺纹,所述沉孔(12)的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拉铆枪的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管(21)的外周壁套设有垫圈(212),所述垫圈(212)夹设在所述本体(1)和所述第一凸台(211)之间,且所述垫圈(212)的外径小于所述本体(1)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拉铆枪的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管(23)的第二端具有第二凸台(231),所述第二凸台(231)的外径和所述第二轴管(22)的外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拉铆枪的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台(231)为外六角结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拉铆枪的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管(23)的第二端具有锥形定位孔(232),所述锥形定位孔(232)与所述第三轴管(23)的内孔连通,所述锥形定位孔(232)与所述第三轴管(23)同轴布置,且所述锥形定位孔(232)由所述第三轴管(23)至所述第二轴管(22)的方向的直径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拉铆枪的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定位孔(232)分别与所述第三轴管(23)的内孔及所述第三轴管(23)的端面相切。
8.一种用于拉铆枪的枪头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枪头,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轴管(21)插装在所述本体(1)的所述沉孔(12)中,并使得所述第一凸台(211)与所述本体(1)相抵;
测量合金材料(100)中倒置T形孔(110)的深度;
根据所述深度,调节所述第一轴管(21)和所述第三轴管(23)在所述第二轴管(22)中的插装深度,使得调节长度不小于所述倒置T形孔(110)的深度,所述调节长度为所述第三轴管(23)的第二端端面至所述本体(1)的最近距离;
将所述本体(1)的第二端与所述拉铆枪连接;
在所述枪头中插装铆钉,并将所述调节组件(2)插装在所述倒置T形孔(110)中,从而对所述合金材料(100)和复合材料(200)进行拉铆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92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可见光通信频谱感知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