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循环性能掺杂三元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8988.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汉海霞;陈瑶;许梦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4/136;H01M4/36;H01M4/62;H01M4/48;H01M4/505;H01M4/525;H01M4/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性能 掺杂 三元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高循环性能掺杂三元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掺杂改性正极和包覆改性负极,所述掺杂改性正极包括掺杂改性正极材料,所述掺杂改性正极材料为负载镍钴锰酸锂中混掺磷酸锰铁锂材料,所述负载镍钴锰酸锂的制备过程为:
(1)制成三维排列框架:将MnSO4·4H2O分散在乙醇中,超声处理得到Mn2+溶液,将对苯二甲酸、乙酸乙烯、乙烯基对苯二甲酸及二甲基乙酰胺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倒入Mn2+溶液中,加热搅拌得到配位体溶液,再加入二乙烯三胺溶液,升温并搅拌,降至室温形成三维排列框架;
(2)制成第一载体结构:将三维排列框架加入苯丙烯与过氧缩酮的混合溶液中,升温并保温,得到第一载体结构;
(3)选择性溶解:往第一载体结构中加入氨基三乙酸三钠,常温搅拌,静置后离心收集产物,乙醇洗涤三次后在烘箱中过夜干燥,得到负载载体结构;
(4)接枝活性基团:将负载载体结构、新癸酸缩水甘油酯与γ-环糊精按质量比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热搅拌反应,过滤并洗涤,得到接枝载体结构;
(5)负载:将接枝载体结构加入到镍钴锰酸锂中混合均匀,继续加入PVDF 761,搅拌并过滤得到负载镍钴锰酸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循环性能掺杂三元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按照百分含量计所述包覆改性负极包括:双层碳包覆的氧化亚硅负极材料93.5-94.5%,导电剂科琴黑1-2%,粘结剂丁苯橡胶胶乳2.25-2.6%,其余为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循环性能掺杂三元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所述双层碳包覆的氧化亚硅负极材料的制备过程:
A、通过气相包覆在氧化亚硅材料表面进行碳包覆,获得第一碳包覆层包覆的氧化亚硅材料;
B、将步骤A获得的第一碳包覆层包覆的氧化亚硅材料放入气相沉积容器中,通入载气,升温后通入气相碳源,进行气相沉积,获得双层碳包覆的氧化亚硅负极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循环性能掺杂三元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所述气相包覆的具体方法如下:将氧化亚硅材料放入气相沉积容器中,通入载气,升温后通入气相碳源,进行气相沉积,获得双层碳包覆的氧化亚硅负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循环性能掺杂三元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碳包覆层和第二碳包覆层的厚度分别为5-10nm和5-15n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循环性能掺杂三元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所述气相沉积的温度为600-10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循环性能掺杂三元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所述掺杂改性正极包括:掺杂改性正极材料94-96%,超导碳黑2-2.5%,粘合剂PVDF 761 2-3%,其余为N-甲基吡咯烷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循环性能掺杂三元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负载镍钴锰酸锂与磷酸锰铁锂材料质量比为1:0.25-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未经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89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