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镗孔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6630.4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2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贺皑;杨希;胡颖晓;胡立;罗育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5/00 | 分类号: | B23B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彭红艳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镗孔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镗孔加工方法,将镗孔加工过程分为准备工作、试加工、加工并计算镗刀示值误差、加工并验证镗刀示值误差和精加工到位五个步骤,在准备工作环节,设定镗孔加工的预期终孔尺寸,并进行加工余量分配;在试加工环节,获取镗刀初始加工值,同时起到确定镗孔孔位,判断加工余量的作用;在加工并计算镗刀示值误差和加工并验证镗刀示值误差两个环节,得到较为准确的镗刀示值增加值与实际单边加工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在最后精加工到位环节将孔径加工到位。通过本加工方法,能有效解决高精度孔容易出现加工不达标的问题,提高了高精度孔加工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镗孔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镗孔加工是一种常用的精密孔加工方式,可以得到7级甚至6级的高精度的孔径尺寸,因而被广泛使用。镗孔加工过程一般为:准备-粗镗孔-精镗孔。对于高精度孔,镗孔孔径不达标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镗孔加工尺寸精度的因素有镗孔加工参数不合理,镗刀自身刚性不足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镗孔加工方法,能有效解决高精度孔容易出现加工不达标的问题,提高了高精度孔加工合格率。
本发明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镗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工作:设定镗孔加工的预期终孔尺寸,并进行加工余量分配;
b.试加工:获取镗刀初始加工值,确定镗孔孔位,判断加工余量;
c.加工并计算镗刀示值误差,用镗刀示值误差系数α=t/D-1来表示实际单边加工余量t与镗刀示值增加值D的对应关系;
d.加工并验证镗刀示值误差:通过镗刀示值误差系数α计算镗刀示值增加值D,并通过比较镗刀理论加工值与实测孔径的偏差率,验证镗刀示值误差系数α的正确性,得到准确的镗刀示值误差系数α;
e.精加工到位:利用镗刀示值误差系数α,将孔径加工到位。
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a1.根据图纸的孔径尺寸要求设定镗孔加工的预期终孔孔径设定其中D为孔径尺寸下限,η为孔径公差带;
a2.根据零件材料及镗孔加工的预期终孔孔径选择镗刀;
a3.根据所选镗刀的径向切宽ae确定镗孔加工单边总余量T=4×ae;
a4.采用钻或铣的方法加工初孔;
a5.测量并记录加工后的孔径计算并记录后续镗孔加工总的单边加工量T0=0.5×(β-β0);
a6.将后续加工步骤的加工余量进行平均分配,均为1/4×T0。
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将镗刀单边加工量的理论值设定为1/4×T0,调整镗刀,使镗刀加工理论值为其中β0为步骤a加工后的孔径,T0为步骤a加工后的剩余单边加工量;
b2.采用上述镗刀进行镗孔加工;
b3.检查整个孔壁是否被镗刀加工到,如果局部未加工到,需立即停止加工,并分析原因;如果整个孔壁均被镗刀加工到,则进行步骤b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66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