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5858.1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杜海波;孙涛;周技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32 | 分类号: | A47J36/32;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汪海屏;尚志峰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设备 控制 方法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采集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识别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根据食材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通过第一烹饪参数控制烹饪设备工作。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集实际的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通过识别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确定与用户要烹饪的食材相匹配的第一烹饪参数,一方面无需用户自行设定烹饪时长、烹饪功率等第一烹饪参数,能够方便不具有烹饪经验的使用者使用,另一方面图像识别能够准确获取待烹饪食材的种类和烹饪数量,使得烹饪设备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烹饪食材,得到更佳的烹饪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一种烹饪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不同食物在烹饪过程中的熟成条件不一样,用户在使用烹饪器具时,往往需要根据经验判断不同食物的烹饪时长、烹饪功率和烹饪方式等第一烹饪参数。
而目前的自动烹饪设备,只能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烹饪程序,对食物进行烹饪,无法适应不同的食材种类、数量,烹饪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烹饪设备。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采集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识别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根据食材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通过第一烹饪参数控制烹饪设备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根据待烹饪食材进行拍摄,得到对应的图像信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待烹饪食材进行识别,得到对应的食材信息,根据具体的食材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烹饪参数,使得在对待烹饪食材进行自动烹饪时,第一烹饪参数能够与实际的食材相匹配,从而保证自动烹饪效果。
具体地,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可以通过烹饪器材进行获取,也可以通过用户持有的终端设备,比如手机或烹饪器材的控制器,对待烹饪食材进行拍摄和扫描。其中图像信息可以是一般的图像,如.jpg图像,也可以是通过结构光传感器获取的具有深度信息的图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集实际的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通过识别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确定与用户要烹饪的食材相匹配的第一烹饪参数,一方面无需用户自行设定烹饪时长、烹饪功率等第一烹饪参数,能够方便不具有烹饪经验的使用者使用,另一方面图像识别能够准确获取待烹饪食材的种类和烹饪数量,使得烹饪设备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烹饪食材,得到更佳的烹饪效果。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图像信息包括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食材信息包括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种类、食材体积、食材形状和食材数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采集待烹饪食材的图像信息,具体包括采集待烹饪食材的二维图像和采集待烹饪食材的三维图像。其中,二维图像具体为待烹饪食材的照片,三维图像则是通过结构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能够采集深度信息的传感器获取的图像,通过结合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能够实现对待烹饪食材的空间建模。
待烹饪食材的食材信息,具体包括待烹饪食材的食材种类,该食材种类可以是如“蔬菜”、“水果”、“肉类”、“豆制品”等大的分类,也可以具体到如“白菜”、“菠萝”、“牛肉”、“豆腐”等具体分类。本申请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58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