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集成EMI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5139.X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1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登峰;周诗君;张舟云;陈雷;叶茂;魏粲然;位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源源 |
地址: | 2018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控制 器用 集成 emi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集成EMI装置,包括塑料架、接线铜排、磁圈、第一抗干扰模块、第二抗干扰模块和两个接地铜排,塑料架上包括依次设置的磁圈槽、第一接线槽、第一磁槽、组件槽、第二磁槽和第二接线槽,接线铜排设置在塑料架内,接线铜排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接线槽内和第二接线槽内,中间段穿过第一磁槽、组件槽和第二磁槽,磁圈安装在磁圈槽内,第一抗干扰模块安装在第一磁槽内环绕接线铜排,第二抗干扰模块安装在第二磁槽内环绕接线铜排,两个接地铜排安装在塑料架内并且位于组件槽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抗电磁干扰性能强、体积小集成度高、装配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控制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集成EMI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整车性能也不断提高。电机控制器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装置,功率密度也不断提升,其内部逆变整流装置的峰值电压和电流也显着提高,传统的硅基IGBT模块也正向开关频率更高的SiC模块转变。高频开关的高电压和大电流不可避免地对整车的高压电源系统注入了一定的噪声干扰,同时高频变化的电压和电流也以电磁辐射的方式对车辆的电子设备造成了干扰,降低了整车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传统电机控制器为降低电磁干扰普遍采用一道磁环或一对Y电容的设计方案,来满足普通新能源汽车的电磁兼容需求。但其对于现在和未来的高频高压电控平台,已经很难再满足整车厂带载5级以上的电磁兼容性能测试需求了。为此,市场亟需需要开发一款结构紧凑的高集成EMI(抗电子干扰)装置,替代传统的电磁滤波方案,来满足5级以上的整车带载的电磁兼容性能测试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集成EMI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用集成EMI装置,包括塑料架、接线铜排、磁圈、第一抗干扰模块、第二抗干扰模块和两个接地铜排,所述塑料架上包括依次设置的磁圈槽、第一接线槽、第一磁槽、组件槽、第二磁槽和第二接线槽,所述接线铜排设置在塑料架内,接线铜排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接线槽内和第二接线槽内,中间段穿过第一磁槽、组件槽和第二磁槽,所述磁圈安装在磁圈槽内,所述第一抗干扰模块安装在第一磁槽内环绕接线铜排,所述第二抗干扰模块安装在第二磁槽内环绕接线铜排,两个接地铜排安装在塑料架内并且位于组件槽的两侧,所述接线铜排的中间段为两块平行分离的竖直导板,将组件槽分割中间槽和两个边槽,在中间槽内设置差模器件,该差模器件连接两块分离的竖直导板,在边槽内设置共模器件,共模器件两端分别连接一块竖直导板和一侧的接地铜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抗干扰模块包括第一导座和第一导板,所述第一导座为“山”形,所述接线铜排的中间段将第一磁槽分割为三个空腔,所述第一导板位于第一磁槽的底部并且位于接线铜排下,所述第一导座的三个凸起部插入三个空腔后紧贴底部的第一导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抗干扰模块包括第二导座和第二导板,所述第二导座为“山”形,所述接线铜排的中间段将第二磁槽分割为三个空腔,所述第二导板位于第二磁槽的底部并且位于接线铜排下,所述第二导座的三个凸起部插入三个空腔后紧贴底部的第二导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M型卡簧夹,所述第一磁槽和第二磁槽的两侧设置有卡扣,所述M型卡簧夹的中间下凹处抵靠第一导座或第二导座,M型卡簧夹的两端连接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M型卡簧夹的中间下凹处设有两个圆形下凸槽,用于抵靠第一导座或第二导座,并且在两个圆形下凸槽的中间设置长方形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槽和第二磁槽的侧壁底部设有侧抽口,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通过侧抽口安装到第一磁槽或第二磁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组件槽内的两块竖直导板上设有卡钳,用于连接差模器件或共模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51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压输入整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