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加安全性能及使用寿命的多芯护套线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5026.X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7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吴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正通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H01R43/05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郭金梅 |
地址: | 32102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加 安全 性能 使用寿命 护套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增加安全性能及使用寿命的多芯护套线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多芯护套线制备主线束;步骤2:将多根电线的导体采用具有对接功能的端子合并压接;其中,具有对接功能的端子上设置加高高低脚;矮脚用于铆接多根电线的导体,高脚用来铆接多根电线的绝缘皮;从而制备线束;步骤3:将主线束和线束按要求实现电连接形成总线束;步骤4:在总线束待固定处,采用绝缘胶带固定后,进行注塑密封;本申请采用多芯护套线替代多根单股电线、及开口波纹管固定等传统制作工艺,节约材料成本的同时省去相对应的人工成本;在需要密封处采用注塑密封的结构,增加了安全和牢固度;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芯护套线技术领域,具体为增加安全性能及使用寿命的多芯护套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车辆上的线束制造方法,一般采用如下步骤:(1)下线;将各种颜色规格的电线按实际需要的长度用全自动切线机截断,同时冲压上需要的端子;(2)接线;通过端子机用U型端子把2-5根相同颜色的电线压接使其导通;(3)包接点;用电工胶带将裸露在外的U型端子及露在绝缘皮外的所有导体包裹或完全绝缘并缠绕紧密;(4)分线;将完成包接点的电线分别抽出一根合并并用胶带缠绕固定;(5)插件;将分线完成的线束中各电线的端子上插上塑料件,进行绝缘和对插;(6)穿插开口波纹管;(7)采用绝缘胶带固定波纹管;(8)通电测试;这种制作工艺存在的缺陷在于:采用电工胶带包覆接点,铜丝易刺破胶带,露出铜丝头,当两相邻的接头接触时,导通,存在安全隐患;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传统的做法是将同一根线束上各个接点间相互错开至少3cm以上,但这种做法造成电线长度的增长,从而增加线束的重量,增加线束的成本;电线使用量增加造成资源的浪费;
此外,传统工艺制作的产品,由于外部套接的是波纹管,无法避免存在缝隙;因此泥沙容易进入到波纹管中;导致线束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增加安全性能及使用寿命的多芯护套线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增加安全性能及使用寿命的多芯护套线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多芯护套线制备主线束;
步骤2:将多根电线的导体采用具有对接功能的端子合并压接;其中,具有对接功能的端子上设置加高高低脚;矮脚用于铆接多根电线的导体,高脚用来铆接多根电线的绝缘皮;从而制备线束;
步骤3:将主线束和线束按要求实现电连接形成总线束;
步骤4:在总线束待固定处,采用绝缘胶带固定后,进行注塑密封;
其中,采用具有地接功能端子将多根导体合并压接将各电线电连接;
所述具有地接功能端子上设置有高低脚。
其中,矮脚用来铆接多根电线的导体,高脚用来铆接多根电线的绝缘皮;传统U型端子接线方式中U型端子不具有和其它端子地接功能,只具有把多根电线的导体铆接在一起,使得多根电线相互导通,此U型端子只有铆接电线导体的脚,并不具有铆接电线绝缘皮的脚,所以传统U型端子接线方式的牢固强度弱于有高低脚分别铆接电线绝缘皮和导体的压接方式。
优选的,步骤1中采用采用多芯护套线制备主线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多芯护套线;
S2:将多芯护套线进行裁切,分切形成若干多芯护套线线束;
S3:剥除多芯护套线线束的前端部部分外皮;露出内部芯线;
S4:对内部芯线冲压上需要的端子;
S5:根据要求对各端子插上塑料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正通线缆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正通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50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挂式机床磁悬浮导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卷绕式真空镀膜机的抗凝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