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酸甲乙酯生产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4121.8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1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韩景耀;陈伟;徐书建;韩永胜;范红奎;张晓林;王美;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红东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8/06 | 分类号: | C07C68/06;C07C68/08;C07C69/96;B01J8/06;B01F13/10 |
代理公司: | 许昌豫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0 | 代理人: | 李海帆 |
地址: | 461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 甲乙酯 生产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碳酸甲乙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采用碳酸二甲酯和乙醇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反应生产碳酸甲乙酯,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反应原料碳酸二甲酯和乙醇按质量比3~5﹕1加入预混器进行混合;
第二步,混合均匀后的反应原料进入管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内置催化剂,反应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酯交换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90~110℃,反应原料在管式反应器的单管中停留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管式反应器设有乙醇自动检测装置,通过自动检测乙醇含量,反馈控制第一步中反应原料碳酸二甲酯的加入量,以控制管式反应器内的乙醇含量保持在16~2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甲乙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第三步,酯交换反应后的物料进入后续分离装置,后续分离装置采用多塔分离,通过多塔分离出产品碳酸甲乙酯、副产物碳酸二乙酯,并回收原料碳酸二甲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酸甲乙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采用泵和自动流量计控制反应原料碳酸二甲酯和乙醇按质量比3~5﹕1加入预混器进行预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酸甲乙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乙醇自动检测装置采用在线气相色谱检测,自动实时监控管式反应器中乙醇含量,反馈控制第一步中自动流量计控制原料碳酸二甲酯的加入量,使乙醇含量控制在16~2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酸甲乙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器采用静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的材质为塑料或金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酸甲乙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反应器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反应器管,反应器管管径为8~20mm,长度为1~2m,外层为控温夹层,控温夹层管径为12~25mm,长度为1~2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酸甲乙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颗粒状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或碱性分子筛,颗粒粒径为1~5mm,催化剂通过滤袋卡装于反应器管内,滤袋直径匹配反应器管管径设置,滤袋孔径50~100um,滤袋长度为反应器管长度的三分之一。
8.一种碳酸甲乙酯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装置包括碳酸二甲酯原料罐、乙醇原料罐、泵A、泵B、自动流量计A、自动流量计B、预混器、管式反应器、反应液储存罐、泵C和后续分离装置,反应原料碳酸二甲酯和乙醇分别储存于所述碳酸二甲酯原料罐和所述乙醇原料罐中,所述碳酸二甲酯原料罐和所述乙醇原料罐分别通过所述泵A和所述自动流量计A、所述泵B和所述自动流量计B与所述预混器管路连通,所述预混器和所述管式反应器管路连通,所述管式反应器内置催化剂,所述管式反应器和所述反应液储存罐管路连通,所述反应液储存罐通过泵C和所述后续分离装置管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酸甲乙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反应器配置有乙醇自动检测装置,自动实时检测所述管式反应器中乙醇含量,并反馈控制所述自动流量计A调节反应原料碳酸二甲酯的泵入量,使管式反应器中乙醇含量控制在16~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碳酸甲乙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自动检测装置采用在线气相色谱检测,所述预混器采用静态混合器,所述后续分离装置采用多塔分离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红东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红东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41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