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在湿疹治疗中的应用及微针药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3747.7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1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林;杜丽;胡申辉;卢育新;程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48/00 | 分类号: | A61K48/00;A61K38/18;A61K9/00;A61K47/36;A61M37/00;A61P17/00;A61P17/04;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路秀丽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肝细胞 生长因子 基因 湿疹 治疗 中的 应用 针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在湿疹治疗中的应用及微针药械。将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病毒载体及基因表达框或微环DNA中,采用微针或注射等方式局部导入皮下后,能明显起到抗湿疹及相关症状的作用。因此,该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在湿疹治疗方面,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尤其是以微针器械的形式,不仅能抑制湿疹症状且副作用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在湿疹治疗中的应用及微针药械。
背景技术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常伴随有剧烈瘙痒,“瘙痒-搔抓”这一恶性循环进一步导致湿疹加重,致使其难愈合,易复发。目前治疗湿疹的药物主要是针对其瘙痒症状,采用多药联合的方式,如抗焦虑药多虑平和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药膏等的局部应用。此外,也有应用清热利湿、养血润燥中药,及针刺的方式对湿疹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由于湿疹易反复发作,患者需长期依赖激素类药物,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
因此,仍需进一步开发一些副作用较小的治疗湿疹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在湿疹治疗中的应用及微针药械,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治疗湿疹的药物副作用严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在制备治疗湿疹及湿疹相关疾病的药物或药械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以载体携带的形式存在于药物或药械中。
进一步地,载体为真核表达质粒、病毒、基因表达框、微环DNA或mRNA;优选地,真核表达质粒包括依次连接的真核细胞启动子、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polyA尾、细菌复制序列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超螺旋质粒DNA;优选地,作为载体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病毒包括:逆转录病毒、腺病毒及腺相关病毒;优选地,基因表达框包括依次连接的真核细胞启动子、增强子、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及polyA尾的线性表达框;优选地,微环DNA包括依次连接的真核细胞启动子、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polyA尾及重组酶识别序列的超螺旋闭环DNA;优选地,mRNA指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信使RNA。
进一步地,药物的剂型为注射液、干粉制剂或载药微针。
进一步地,药物的给药方式选自局部皮下注射、或微针导入,优选微针导入采用微针贴或滚轮微针、微针注射器导入。
进一步地,湿疹相关疾病包括湿疹引起的红斑、丘疹、水疱、鳞屑、皮肤炎症反应和瘙痒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针药械,微针药械中含有治疗湿疹及湿疹相关的药物,药物含有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
进一步地,药物中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以载体携带的形式存在,优选地,载体为真核表达质粒、病毒、基因表达框或微环DNA;更优选地,真核表达质粒含有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序列,其中,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位于巨细胞病毒启动子及牛生长激素基因的聚腺苷酸信号之间。
进一步地,微针药械为微针贴,优选地,微针贴为实心微针、中空微针、镀层微针;优选地,微针贴为可溶性微针;更优选地,可溶性微针的材质选自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蔗糖、透明质酸、甲壳素、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乙内脂、聚碳酸酯、聚乙醇酸及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药物中载体的浓度为0.001~0.5mg/cm2,优选为0.05~0.1mg/cm2;优选地,微针药械的材质为透明质酸,制备微针药械时,所使用的透明质酸的浓度为200~300mg/mL,更优选为250mg/mL;更优选地,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10~200KD,优选为30~200KD,更优选为40~100KD,进一步优选为45~75K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37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