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泵热水器及其除霜运转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3716.1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7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鹏;张树前;凌拥军;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4H15/223;F24H15/136;F24H15/39;F25B41/20;F25B47/02;F25B4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32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水器 及其 除霜 运转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水器除霜运转控制方法,该热水器包括换热回路与控制系统;换热回路包括用于提供压力的压缩机,第一储水箱和第二储水箱,将压缩机、换热器、储水箱连接在一起的管道,设置在管道各处的控制阀组;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储水箱内的温度检测器及中控单元,中控单元能根据温度检测器传递的温度数据调整控制阀组,使第一储水箱和第二储水箱并联入/串联入/单独联入换热回路;包括以下步骤该热水器包括换热器,用于提供压力的压缩机、第一储水箱和第二储水箱及设置在储水箱内的温度检测器、用于调整热水流向控制阀组,用于调整控制阀组的中控单元;本方案通过在除霜时根据用户用水情况和两水箱中热水的温度情况,判断哪个水箱的换热单元连入换热回路中,在不影响用户用户和除霜正常进程的情况下实现除霜的高效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泵热水器及其除霜运转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热泵热水器多采用热泵主机对单个水箱进行加热,热泵机组运转过程中对储水箱中所有水进行加热加热周期长,当有紧急热水使用需求是无法实现缩短加热周期的方法。热泵热水器是一种新型热水装置。与传统太阳能热水器相比,热泵热水器不仅可以利用部分太阳能,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进行加热。具体来说,热泵热水器通过制冷剂温差吸热和压缩机压缩制热,进而与水换热制取热水。热泵热水器可以充分利用新能源,具有热效率高的优点。
热水器在定期除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用户使用热水的情况,由于除霜过程中,储水箱中热水的热量常被调用于除霜,会导致用户使用热水温度变低,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根据水箱温度和用户使用情况,灵活控制除霜的热泵热水器及其除霜运转控制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水器除霜运转控制方法,该热水器包括换热回路与控制系统;换热回路包括用于提供压力的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储水箱和第二储水箱,将压缩机、换热器、储水箱连接在一起的管道,设置在管道各处的控制阀组;控制系统包括中控单元及设置在储水箱内的温度检测器,中控单元能根据温度检测器传递的温度数据调整控制阀组,使第一储水箱和第二储水箱并联入/串联入/单独联入换热回路;所述热水器除霜运转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开始程序,热水器正常运转;
对热水器是否满足除霜条件进行判断;
若热水器满足除霜条件,判断是否正在使用热水;并且
判断若是正在使用热水,则从温度较高的水箱向使用者提供热水;
判断若不是正在使用热水,则对第一储水箱及第二储水箱中热水温度T5、T6进行检;并且判断T5、T6是否均大于温度阈值a;
判断若否,则同时从两个水箱进行吸热,进入除霜运转;
判断若是,根据两水箱热水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a的关系进行除霜。本方案通过在除霜时根据用户用水情况和两水箱中热水的温度情况,判断哪个水箱连入换热回路中,在不影响用户用户和除霜正常进程的情况下实现除霜的高效化。
进一步地,对热水器是否满足除霜条件进行判断时包括以下步骤:
对热水器是否满足除霜条件进行判断;
若热水器不满足除霜条件,热水器正常运转;
若热水器不满足除霜条件,中控单元调整四通换向阀,使压缩机反向接入换热回路。本方案中决定热水器是正常运转还是进入除霜模式的判断标准就是热水器是否满足除霜条件,具体除霜条件包括很多,比如温度,压力等等,根据这些条件判断是否进入除霜模式,当进入除霜模式之后,中控单元控制四通换向阀,使压缩机反向接入换热回路,同时压缩机启动,将换热单元中的冷媒压入室外换热器中,从而对室外换热器除霜解冻。
进一步地,判断正使用热水时,选择低温储水箱除霜的进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37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