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肘枕解锁键防错互锁机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3568.3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2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韩宪超;陈佳;于建英;胡建光;王彩芳;刘贺;张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52 | 分类号: | E05B65/52;B60R7/04;E05B1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祁静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锁 键防错 互锁 机构 汽车 | ||
本发明适用于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肘枕解锁键防错互锁机构及汽车。肘枕解锁键防错互锁机构包括承载板和防错互锁组件。防错互锁组件具有两组,包括解锁键、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承载板上的从动支架以及转动设置于承载板上的限位支架。从动支架上设有第一限位部,限位支架上设有用于对第一限位部沿第一方向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部。本发明提供的肘枕解锁键防错互锁机构,通过设置两组分别具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防错互锁组件,利用动作的防错互锁组件中的第二限位部来限位另一防错互锁组件中的第一限位部,实现动作的防错互锁组件对另一静止的防错互锁组件的限位,避免两组防错互锁组件同时开启,也避免了肘枕翻转结构失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肘枕解锁键防错互锁机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肘枕,又称为肘托,位于汽车主副驾驶座中间的扶手箱上。左右翻转肘枕是近几年较为新颖的一种肘枕形式,左右翻转肘枕在满足传统肘枕的遮挡扶手箱箱体及主驾驶员休憩功能的前提下,还具有操作方便、功能性强等优点。基于左右翻转肘枕的功能性,为保证主、副驾乘客均可使用,肘枕开启方式采用两侧按键开启形式。
请参见图1至图2,现有左右侧翻转肘枕车型存在同时按压左右侧按键时两侧同时解锁,产生肘枕开启失效问题。两侧按键若同时按动时,肘枕两侧锁止轴销能够同时脱出,肘枕锁止机构同时解锁,进而肘枕两侧转轴同时脱离肘枕安装本体,导致肘枕总成后端翘起(或滑落),产生肘枕锁止机构或肘枕翻转机构失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肘枕解锁键防错互锁机构,旨在解决或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的汽车翻转肘枕存在两侧同时解锁而造成肘枕翻转机构失效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肘枕解锁键防错互锁机构,包括:
承载板,具有第一方向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承载板板面,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以及
防错互锁组件,具有两组,包括解锁键、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的从动支架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的限位支架;所述解锁键与所述从动支架动力相连,所述从动支架与所述限位支架动力相连;所述从动支架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限位支架上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部;
未进行解锁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与另一所述防错互锁组件中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错位设置;解锁其中一组所述防错互锁组件时,所述解锁键动作驱动所述从动支架在所述承载板上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所述从动支架的滑动继而驱动所述限位支架转动,使该所述限位支架上的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到另一所述防错互锁组件中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阻止该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肘枕解锁键防错互锁机构还包括弹性复位组件,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用于使执行解锁动作后的所述防错互锁组件进行复位操作的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具有两个,各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分别与各组所述防错互锁组件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防错互锁组件抵接或相连,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承载板抵接或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肘枕解锁键防错互锁机构还包括弹性复位组件,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具有两个,各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分别与各所述防错互锁组件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承载板相连或抵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限位支架相连或抵接,以使执行解锁动作后的所述限位支架复位。
进一步地,两组所述防错互锁组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对向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两组所述防错互锁组件中的所述解锁键分别位于所述承载板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35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