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胶原蛋白贴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2811.X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7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乔保坤;王毅;田智泉;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德诺海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32 | 分类号: | A61L15/32;A61L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86 陕西省西安市沣东新城科源三路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组 胶原 蛋白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组胶原蛋白贴敷料,包括装有非织造布的包装袋或包装瓶,密封于包装袋或包装瓶中的重组胶原蛋白原液,胶原蛋白原液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03%~1.0%的重组胶原蛋白、0.1%~20%保湿剂、0.5%~5%辐照保护剂,和余量的纯化水;所使用的重组胶原蛋白是通过基因重组,利用毕赤酵母菌发酵产生、经纯化而来,具有结构性能稳定、无病毒隐患、无排异反应、水溶性好、无内毒素、无刺激等特点,安全性高;所制备的重组胶原蛋白贴敷料,在常温下既可进行辐照灭菌,达到无菌保证水平,生产工艺简单,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更适合规模化生产;经辐照灭菌后,体系中重组胶原蛋白未被破坏,仍保持活性;所制备的重组胶原蛋白贴敷料为终端灭菌产品,无需添加防腐剂,减少过敏、致敏原的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或美容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组胶原蛋白贴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胶原蛋白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高分子物质,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来源广泛,主要分布在皮肤、骨骼、肌腱、血管等多个部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目前临床上已上市的胶原蛋白敷料,多以牛胶原等动物胶原为原料,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等缺点。
专利CN106902381.A提供了“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原液、敷料及他们的制备方”包括以下内容:由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保湿剂、增稠剂、防腐剂等组成,其灭菌工艺为~20℃至~10℃条件下,辐照剂量5kGy~30kGy;在专利CN 105983094 A中无菌胶原液和无菌胶原贴敷料采用低温灭菌,~75℃~0℃,辐照剂量为15~40kGy。在低温条件下灭菌,对运输、生产过程要求较高,且生产成本增加,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重组胶原蛋白贴敷料,包括装有非织造布的包装袋或包装瓶,密封于包装袋或包装瓶中的重组胶原蛋白原液,所述胶原蛋白原液,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03%~1.0%的重组胶原蛋白、0.1%~20%保湿剂、0.5%~5%辐照保护剂和余量的纯化水。
进一步的,所述胶原蛋白原液,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06%~0.09%的重组胶原蛋白、3.1%~6.9%保湿剂、0.5%~5%辐照保护剂,和余量的纯化水。
进一步的,所述胶原蛋白原液,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16%~0.99%的重组胶原蛋白、8%~20%保湿剂、0.5%~5%辐照保护剂,和余量的纯化水。
进一步的,所述重组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在30KDa~150KDa。
进一步的,所述重组胶原蛋白分为大分子重组胶原蛋白、小分子重组胶原蛋白;所述大分子重组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在80KDa~150KDa,所述小分子重组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在30KDa~70KDa。
进一步的,所述大分子重组胶原蛋白、小分子重组胶原蛋白添加比例为1:1~1:10。
进一步的,所述保湿剂由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透明质酸、海藻酸钠、海藻糖、聚赖氨酸、山梨糖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保湿剂包括液体保湿剂和/或固体保湿剂,所述液体保湿剂由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所述固体保湿剂由透明质酸、海藻酸钠、海藻糖、聚赖氨酸、山梨糖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保湿剂添加量为1%~20%,所述固体保湿剂添加量为0.1%~5%。
进一步的,所述保湿剂包括液体保湿剂和固体保湿剂,所述液体保湿剂和所述固体保湿剂的质量比为1:1~20:1。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保湿剂和所述固体保湿剂质量为10:1~15:1。
进一步的,所述辐照保护剂由聚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泊洛沙姆、黄原胶、几丁糖、四氢甲基嘧啶羧酸、琥珀酰壳聚糖、硬质酸、甘油硬脂酸酯、依克多因、出芽短梗酶多糖、水溶性二甲硅油、水溶性油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德诺海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德诺海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28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