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铁列车新风净化加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1572.6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0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宋宝山;于婷;宋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宝山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新风 净化 系统 | ||
一种高铁列车新风净化加氧系统,包括新风净化加氧机本体,所述新风净化加氧机本体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处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初效滤网,机壳内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高效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所述出风口处的新风经分配后送至高铁列车车厢内空调装置的主送风管道,车外空气经新风净化加氧机本体净化后,变成无毒、无味、无病原微生物的有氧新风,并通过空调装置的主送风管和车厢内的送风系统直接送入车厢内。该高铁列车新风净化加氧系统,提高了车厢内空气的交换速度,从而提升了车厢内空气质量、减小呼吸道疾病在车厢内传播的机率,为旅客创造了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铁暖通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铁列车新风净化加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高铁列车,每节车厢总长25m、宽3.3m、高4.2m,车厢内总体积为346.5m3。现有技术中的高铁列车,每节车厢的进风量仅为28.4m3/min。因此,车厢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速度较慢,导致车厢内空气污浊、也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在车厢内传播,旅客的乘车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提高车厢内空气的交换速度、提升车厢内空气质量、减小了呼吸道疾病在车厢内传播机率的高铁列车新风净化加氧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铁列车新风净化加氧系统,包括新风净化加氧机本体,所述新风净化加氧机本体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处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初效滤网,机壳内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高效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所述出风口处的新风经分配后送至高铁列车车厢内空调装置的主送风管道。
优选的是,所述高效过滤网为H10滤网、H11滤网、H12滤网、H13滤网、 H14滤网中的任意一种。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该高铁列车新风净化加氧系统还包括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用于调节所述新风净化加氧机本体的进风量。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该高铁列车新风净化加氧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调节所述负压风机的转数。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新风净化加氧机本体每分钟的送风量至少为350m3。
本发明的高铁列车新风净化加氧系统,车外空气经新风净化加氧机本体净化后,以较大的进风量通过列车空调设备主进风管道进入车厢内,提高车厢内空气的交换速度、提升车厢内空气质量、减小了呼吸道疾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铁列车新风净化加氧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1-机壳;102-初效过滤网;103-高效过滤网;104-活性炭过滤网;105- 负压风机;106-新风主管;107-第一新风分管;108-第二新风分管;109-进风口;110-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宝山,未经宋宝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15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