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含两段抽汽的汽轮机组热耗曲线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1508.8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3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陈利;李华东;龙振华;程然;史鸿君;崔启生;代书海;李润龙;朱拓宇;杨小东;王坤;刘刚;王伦;魏化雷;刘鑫;李文峰;刘金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松花江热电有限公司;南京遒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F01K7/38;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杨晓辉 |
地址: | 13200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含两段抽汽 汽轮 机组 曲线 确定 方法 | ||
1.面向含两段抽汽的汽轮机组热耗曲线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对汽轮机组i选择适当数量的主蒸汽流量实验数据点,确定第一段抽汽量与第一段抽汽量最大值之比a及第二段抽汽量与第二段抽汽量最大值之比b;
S2、固定第一段抽汽量为0,改变第二段抽汽量,将第二段抽汽量从最小值增加至最大值,记录热耗值,确定最大抽汽量下与最小抽汽量下的热耗值MAXb和MINb;
S3、固定第二段抽汽量为0,改变第一段抽汽量,将第一段抽汽量从最小值增加至最大值,记录热耗值,确定最大抽汽量下与最小抽汽量下的热耗值MAXa和MINa;
S4、利用抽汽量为0时的热耗值及主蒸汽流量确定主蒸汽流量与热耗值间的非线性关系f(G);
S5、利用热耗值MAXa、MINa、MAXb、MINb确定线性修正系数c,
S6、汽轮机组i的热耗计算泛化模型为:
根据所述热耗计算泛化模型确定任意主蒸汽流量下、任意抽汽量情况下的热耗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含两段抽汽的汽轮机组热耗曲线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在抽汽量为0时的热耗值与主蒸汽流量关系曲线的相邻两个点间采用三次样条差值,获取主蒸汽流量G与热耗值R间的非线性关系f(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含两段抽汽的汽轮机组热耗曲线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对与汽轮机组i同型号的汽轮机组j的热耗计算泛化模型为:
k表示同型号汽轮机组在相同运行状态下的热耗值差异的修正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含两段抽汽的汽轮机组热耗曲线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还包括:对汽轮机组i的热耗计算泛化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热耗计算泛化模型为:
j表示同一汽轮机组由于季节变化导致机组运行出现波动的修正系数;
根据所述修正后的热耗计算泛化模型确定任意主蒸汽流量下、任意抽汽量情况下的热耗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含两段抽汽的汽轮机组热耗曲线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将第二段抽汽量从最小值阶跃式增加至最大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含两段抽汽的汽轮机组热耗曲线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将第一段抽汽量从最小值阶跃式增加至最大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含两段抽汽的汽轮机组热耗曲线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S7、根据S6确定的任意主蒸汽流量下、任意抽汽量情况下的热耗值,结合热电负荷优化算法,进行热电负荷优化分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向含两段抽汽的汽轮机组热耗曲线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对含纯凝机和背压机联合运行的系统进行热电负荷优化分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向含两段抽汽的汽轮机组热耗曲线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负荷优化算法为遗传算法。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含两段抽汽的汽轮机组热耗曲线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段抽汽包括工业抽汽和采暖抽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松花江热电有限公司;南京遒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吉林松花江热电有限公司;南京遒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15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