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电压锂离子电解液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9748.4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0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民;陈新;林红;孙建勇;刘永;王彭丽;郭庆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容电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7 | 分类号: | H01M10/0567;H01M10/0525;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吕雪营 |
地址: | 2568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锂离子 电解液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解液及其应用,其中,电解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电解质锂盐5‑20wt%,溶剂70‑80wt%,硫醚类添加剂0.1‑10wt%,硅类添加剂0.1‑5wt%,其他成膜添加剂为0.1‑5wt%,所述硫醚类添加剂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是其中的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硅类添加剂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是其中的几种的混合物,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著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高温高压循环性能和电池容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解液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型绿色环保电池,具有比容量大、安全性好及循环寿命长等特点,这让其在航空航天、可穿戴与医疗电子设备、交通运输及国家安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桥梁,因此,电解液的性能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新型电解液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少量添加剂的加入能够显著改善电池的电导率、循环性能及安全性等,新型硅类添加剂在锂二次电解液的开发中成为国内外开发的重点。中国专利文献CN104752766B公开了一种电解液添加剂,结构式中含有三个硅基,分子量大,与电解液的相容性较差,而且高温储存性能较差。常用的硫醚类添加剂三氟甲基苯硫醚(PTS)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池在高电压下的循环稳定性,然而电解液的高温高压循环性能、安全性能仍然有待改进。
因此,开发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解液,改善电池的高温高压循环性能、安全性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解液及其应用,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高温高压循环性能、存储性能,提升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解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
电解质锂盐5-20wt%,溶剂70-80wt%,硫醚类添加剂0.1-10wt%,硅类添加剂0.1-5wt%,其他添加剂为0.1-5wt%,
所述硫醚类添加剂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是其中的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硅类添加剂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是其中的几种的混合物,
在该技术方案中,硫醚类添加剂、硅类添加剂以及其他添加剂,共同促进成膜,其中,硫醚类添加剂能在正极材料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CEI膜,提高电极与电解液相界面膜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抑制电解液进一步氧化,有效阻止金属离子的溶解进而抑制电极表面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电池在高电压下的循环稳定性,同时也能兼顾高容量硅碳负极,避免了负极材料体积膨胀造成固体电解质膜(SEI膜)反复“破裂-再生”导致的大量电解液消耗等问题。硅类添加剂,能大大提高电解液的耐电压性能,在高电压下不易分解,而且硅基化合物能消除锂盐水解产生的HF,抑制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气体的产生以及LiF在石墨负极的富集,同时硅基化合物在微量水的催化条件下在石墨负极表面形成具有Si-O-Si网状结构,抑制了溶剂对石墨负极的破坏。硫醚类添加剂和硅类添加剂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高温高压循环性能、存储性能和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解质锂盐为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二草酸硼酸锂、高氯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二(三氟甲基磺酸酰)亚胺锂、双氟草酸硼酸锂中的任意一种或是其中的几种的混合物。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溶剂为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甲丙酯(MPC)、γ-丁内酯(GBL)、乙酸乙酯(EA)、四氢呋喃(THF)、氟苯(FB)及乙腈(AN)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容电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容电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97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