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细胞磁热遗传学研究的高频磁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8801.9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9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胡正珲;税均徽;谈高波;李昊;庄斯宜;杨巍;张桂迎;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6/04 | 分类号: | H05B6/04;H05B6/06;H05B6/4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细胞 遗传学 研究 高频 装置 | ||
1.用于细胞离子通道激活的高频磁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功率电源单元(1)、高频逆变器单元(2)、电流放大谐振单元(3)以及信号控制单元(5);所述的功率电源单元(1)为高频逆变器主电路提供能量,所述高频逆变器单元(2)将直流输入信号转换为高频交流信号,并将信号输出至电流放大谐振单元(3),所述电流放大谐振单元(3)将输入的交变电流信号放大2倍,并将交变电流信号通过高频谐振转换为磁场信号,再将信号输出至信号控制单元(5),所述信号控制单元(5)扫描驱动频率,通过LabVIEW软件编程实现输出反馈控制信号至高频逆变器单元(2);所述信号控制单元(5)由信号控制电路模块(8)和PC端(6)的闭环主控程序构成;所述信号控制电路模块(8)由STM32和DDS芯片AD9854构成,所述的闭环主控程序基于PC端(6)的LabVIEW软件编写构成;所述信号控制电路模块(8)和PC端(6)的闭环主控程序通过串口进行通信;
所述的功率电源单元(1)包括一台商用数控直流电源,商用数控直流电源的输出端通过电感与高频逆变器单元(2)的供电端VCC相连;
所述高频逆变器单元(2)包括第一逆变器驱动电路模块(2a)、第二逆变器驱动电路模块(2c)以及逆变器主电路模块(2b);所述第一逆变器驱动电路模块(2a)由IR2113型的芯片IR1与图腾柱结构结合设计而成,所述第二逆变器驱动电路模块(2c)由IR2113型的芯片IR2与图腾柱结构结合设计而成,所述第一逆变器驱动电路模块(2a)和第二逆变器驱动电路模块(2c)关于逆变器主电路模块(2b)对称,对称的部分功能相同;所述第一逆变器驱动电路模块(2a)中的芯片IR1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控制电路模块(8)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逆变器驱动电路模块(2c)中的芯片IR2的输入端与信号控制电路模块(8)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图腾柱结构包括NPN型三极管T1、T2、T5、T6和PNP型三极管T3、T4、T7、T8,所述NPN型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PNP型三极管T3的发射极相连,所述NPN型三极管T6的发射极与PNP型三极管T7的发射极相连,所述NPN型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PNP型三极管T4的发射极相连,所述NPN型三极管T5的发射极与PNP型三极管T8的发射极相连,所述NPN型三极管T1和PNP型三极管T3的基极与芯片IR1的HO端相连,所述NPN型三极管T6和PNP型三极管T7的基极与芯片IR1的LO端相连,所述NPN型三极管T2和PNP型三极管T4的基极与芯片IR2的HO端相连,所述NPN型三极管T5和PNP型三极管T8的基极与芯片IR2的LO端相连;
所述第一逆变器驱动电路模块(2a)输出端AH与逆变器主电路模块(2b)的上桥臂输入端AH相连,输出端AL与逆变器主电路模块(2b)的下桥臂输入端AL相连,输出端EA与逆变器主电路模块(2b)的EA相连;
所述第二逆变器驱动电路模块(2c)输出端BH与逆变器主电路模块(2b)的上桥臂输入端BH相连,输出端BL与逆变器主电路模块(2b)的下桥臂输入端BL相连, 输出端EB与逆变器主电路模块(2b)的EB相连;
所述逆变器主电路模块(2b)是由全桥逆变电路与四组RCD限幅钳位电路结合设计而成,所述AH和BL分别是全桥逆变电路上下桥臂控制信号的输入端口,AL和BH分别是全桥逆变电路上下桥臂控制信号的输出端口,所述四组RCD限幅钳位电路一端与功率电源单元相连,另一端连入逆变器主电路模块(2b)的EA或EB与开关管之间;
所述的电流放大谐振单元(3)由多层感应线圈单元(4)以及并联电容、串联电容构成;所述的多层感应线圈单元(4)由多层空心线圈L以及水冷降温装置构成,其中:多层空心线圈L由利兹线在水冷降温装置中心的空心圆柱外壁上密绕多圈多层而成,水冷降温装置为自主设计的3D打印出的尼龙结构,其入水口和出水口通过橡胶管与水泵相连;所述多层空心线圈L的一端与并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多层空心线圈L的第二端与并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构成LC并联谐振电路,所述多层空心线圈L一端与串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构成LC串联谐振电路,所述串联电容的第一端与高频逆变器单元(2)的EA端相连,所述并联电容的第二端与高频逆变器单元(2)的EB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88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