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效基质干扰剂在测定砷元素含量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7863.8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9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郝鹏超;张成龙;夏彧;程佳晓;栾洁;徐凌云;何扬扬;盛绍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莱博医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626 | 分类号: | G01N27/6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徐燕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效 基质 干扰 测定 元素 含量 中的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效基质干扰剂在测定砷元素含量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应用步骤如下:(1)取含氯离子药物制剂粉末,用1‑5wt%硝酸溶液溶解,并定容得到样品溶液;(2)配制砷元素标准线性溶液,并加入等效基质干扰试剂;(3)采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KED模式进行检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等效基质干扰剂在测定砷元素含量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在采用ICP‑MS测定含氯离子药物制剂中砷元素的含量时,等效基质干扰剂能有效等效抵消氯离子的基质干扰作用,从而提高测定的有效率和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等效基质干扰剂在测定砷元素含量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ICP-MS在药物分析领域中常用来测试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ICP-MS(Inductively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即电感合等离子体质谱,是以独特的接口技术将ICP的高温(10000K)电离特性与四极杆质谱仪灵敏快速扫描的优点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分析能力上,可取代传统的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技术(ICP-AES)、石墨炉原子吸收(GF-AAs)、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等无机分析技术。ICP-MS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检测限低、线性范围宽、多元素同时分析的优点,近年来,在生物与医学、中药材、中成药药物分析领域中很好的应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具有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简便、快速等优点,因此ICP-MS仪器不仅单独使用会越来越广泛,而且其与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离子色谱仪等其他分析仪器联用也将迅速发展,并在药物分析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药物制剂中含有氯离子时,对砷含量测定就会产生干扰,例如盐酸丙帕他莫,化学名Propacetamol Hydrochloride,化学结构式为C14H20N2O3·HCl,分子量为300.78g/mol。盐酸丙帕他莫为热镇痛药,在体内转化为扑热息痛而产生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疼痛和发热症状。盐酸丙帕他莫结构如下:
盐酸丙帕他莫中氯元素35Cl和有机成分,对砷元素含量测试有很大的干扰:氯元素35Cl和氩元素40Ar,结合生成40Ar35Cl以及氯元素35Cl和钙元素40Ca,结合生成40Ca35Cl对75As 测试有很大的干扰。本发明利用等效基质干扰剂在ICP等离子体中产生的空间电荷效应,使得高动能离子重元素离子As传输效率高于其他低动能离子,从而提高标准曲线溶液中As元素的响应,与样品中氯元素引起的基质干扰效应等效,从而准确定量测试As含量。
目前,测定盐酸丙帕他莫中砷元素含量的方法前处理是微波消解的方法,此方法操作复杂,前处理时间长,因此,亟待研发其他有效方法来对其进行测定。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等效基质干扰剂在测定砷元素含量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在采用ICP-MS测定含氯离子药物制剂中砷元素的含量时,等效基质干扰剂能有效等效抵消氯离子的基质干扰作用,从而提高测定的有效率和精度。
技术方案:一种等效基质干扰剂在采用ICP-MS测定含氯离子药物制剂中砷元素含量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等效基质干扰剂为乙醇,异丙醇和甲醇,优选的为异丙醇。
进一步的,所述ICP-MS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KED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测定砷元素含量时等效基质干扰剂对氯离子的基质干扰作用有等效抵消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药品含氯离子药物制剂,包括任何含盐酸、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等氯化物辅料的制剂。
一种等效基质干扰剂在采用ICP-MS测定含氯离子药物制剂中砷元素含量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步骤如下:
(1)取含氯离子药物制剂粉末,用1-5wt%硝酸溶液溶解,并定容得到样品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莱博医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安莱博医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7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