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式安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6765.2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0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陈志强;程熠;黄清萍;洪明志;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G01N23/04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永红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安检 系统 | ||
公开了一种车载式安检系统,其包括:移动底盘;第一舱体,所述第一舱体设置在所述移动底盘上,所述第一舱体内设置有物品安检设备,所述物品安检设备被配置成执行对物品的安全检测;以及第二舱体,所述第二舱体设置在所述移动底盘上,所述第二舱体内设置有人体安检设备,所述人体安检设备被配置成执行对人体的安全检测;其中,所述第二舱体可活动地与所述第一舱体连接,以使得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舱体位于所述第一舱体的在所述移动底盘的纵向方向上的一端,以及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舱体位于所述第一舱体的在所述移动底盘的纵向方向上的一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载式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中大型集会或活动逐渐增多,人流量密度较高,集会或活动时长不等,一天、一个月甚至一年,极易成为恐怖袭击对象,一旦发生事故易造成重特大事故,故其安检需求较高。目前此类中大型集会或活动安检通常采用车载式安检系统,然而现有的车载式安检系统,其内部无法拓宽其使用空间,造成舱体内部空间应用有限,因此无法装载更多的设备,使其性价比高,并且对安检流程有很大的限制作用。此外,现有的车载式安检系统上的人体安检设备,距离地面一定高度,被安检人员需踩登高梯才能被安检。而且,现有的人体安检设备占用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本公开提出一种车载式安检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载式安检系统,所述车载式安检系统包括:移动底盘;第一舱体,所述第一舱体设置在所述移动底盘上,所述第一舱体内设置有物品安检设备,所述物品安检设备被配置成执行对物品的安全检测;以及第二舱体,所述第二舱体设置在所述移动底盘上,所述第二舱体内设置有人体安检设备,所述人体安检设备被配置成执行对人体的安全检测;其中,所述第二舱体可活动地与所述第一舱体连接,以使得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舱体位于所述第一舱体的在所述移动底盘的纵向方向上的一端,以及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舱体位于所述第一舱体的在所述移动底盘的纵向方向上的一侧。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载式安检系统,还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被配置成使所述第二舱体相对于所述第一舱体转动,以使得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舱体位于所述第一舱体的在所述移动底盘的纵向方向上的一端,以及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舱体位于所述第一舱体的在所述移动底盘的纵向方向上的一侧。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载式安检系统,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使所述第二舱体相对于所述第一舱体进行升降。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载式安检系统,所述第二舱体的数量为两个,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两个所述第二舱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舱体的在所述移动底盘的纵向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载式安检系统,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舱体位于所述第一舱体的后端。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载式安检系统,所述人体安检设备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舱体内的人体检测通道以及位于所述人体检测通道的至少一侧的人体安检设备本体,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人体检测通道的轴向平行于所述移动底盘的纵向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载式安检系统,所述人体安检设备包括用于实现所述人体检测通道在展开状态和压缩状态之间切换的展开机构。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载式安检系统,所述第二舱体在所述第一状态下靠近所述第一舱体的一侧是敞口的或具有可打开的舱门,以及所述第二舱体在所述第一状态下远离所述第一舱体的一侧与所述人体检测通道对应的位置具有可打开的舱门。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载式安检系统,所述物品安检设备包括物品输送机构,用于沿所述移动底盘的纵向方向输送被检测物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67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拱腹式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及设计方法
- 下一篇:车载安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