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的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6295.X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1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昕;吴佳意;徐达豪;李嘉星;马瑜昊;黎坚霖;李冠贤;容焯嗣;洪昊鹏;梁雪芳;辜展鸿;李晓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健昕 |
主分类号: | B01J13/14 | 分类号: | B01J13/14;D06M23/12;D06M13/00;D06M13/192;D06M15/19;D06M15/15;D06M15/03;D06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王妮 |
地址: | 52909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蓝根 挥发油 微胶囊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的制备,属于微胶囊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下列方法之一进行板蓝根有效成分的提取:1)水蒸气蒸馏提取法;2)连续回流溶剂提取法(索式提取法);(2)板蓝根挥发油的乳化;(3)复凝聚反应;(4)交联固化;(5)后处理。本申请发明了一种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织物复合整理剂,采用化学交联接枝的方法对织物进行微胶囊的整理,使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在织物上能达到良好的附着效果和耐洗性能,具有较长时期高效、广谱、安全的抗菌性能,同时具有耐久防皱效果和无甲醛释放,不但提高了织物的附加值,满足人们对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纺织品的需求,而且挖掘了中药微胶囊在织物功能性整理方面的潜力,促进了我国微胶囊技术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胶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的制备。
背景技术
传统服装具有保温御寒的功能,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的抗菌防病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具有抗菌保健功能、可保护身体健康、减少疾病传播的服装,受到人们的青睐。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耐久、特效抗菌保健功能的板蓝根挥发油微胶囊织物整理剂,并将其应用于织物功能整理。
板蓝根作为我国一类传统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可广泛用于温病发热、发斑、喉痹、丹毒、痈肿、风热感冒等;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肝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同时还有抗菌、抗内毒素、抗癌、免疫调节及活血化瘀等作用。因此,其药品制剂的研究开发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板蓝根对SARS的防治作用、H5N1的防治作用、COVID-19的防治作用肯定后,再次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和热点。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板蓝根已成为我国防治疗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一味重要中成药,但对板蓝根挥发油的应用仍然还停留在研究场面,远远滞后于其它中草药挥发油(如艾叶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板蓝根挥发油挥发性较强,有效成分不稳定,容易损失,不便于贮藏,,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但事实上,在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各类预防类抗菌纺织材料(如口罩、抗菌服装)产业的滞后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尤其给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带来极大的生命危险,例如在SAS中,绝大多数牺牲在工作岗位的医务工作者是由于防护不当所引起。因此,研究开发具有高效抗菌抗病毒的防护产品尤其纺织产品已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的关注。
微胶囊技术是指利用天然、半合成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将分散的固体、液体,甚至是气体物质包裹起来,形成具有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微小粒子的技术,包囊的过程即为微胶囊化(microencapsulation),形成的微小粒子称为微胶囊(microcapsule)。微胶囊直径一般为1-1000μm,壳的壁厚在0.2-10μm范围内。传统微胶囊技术在织物上的应用通过黏合剂把香料微胶囊黏结到纤维上。但通过胶粘剂将微胶囊直接粘结在织物上存在着微胶囊与织物纤维之间亲和力和有效成分作用持久性的问题,或者采用微胶囊与合成纤维共混纺丝的方法,该方法投资大,对技术设备要求高,且主要只适用于合成纤维,而对棉麻等天然织物纤维不适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健昕,未经李健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62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机电智慧运维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建筑测量仪使用放置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