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双铰链麦克风臂的头戴式耳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5852.6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3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马斯·申斯德姆·斯特芬丝 | 申请(专利权)人: | GN奥迪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丽超 |
地址: | 丹麦巴***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铰链 麦克风 头戴式 耳麦 | ||
一种具有双铰链麦克风臂的头戴式耳麦(1),包括:第一耳机(2)和麦克风臂(4),该麦克风臂(4)绕第一铰链轴(8)旋转,因此该麦克风臂(4)可以在使用位置与静止位置之间旋转。麦克风臂(4)包括从第一铰链(14)延伸的第一臂部(5)以及在第一臂部(5)与自由端(17)之间延伸的第二臂部(6)。第一臂部(5)和第二臂部(6)通过第二铰链(15)互连。第二臂部(6)包括接合部(32、33),该第二臂部(6)适配于在麦克风臂(4)绕第一轴(8)从使用位置到静止位置的旋转期间接合第一耳机(2),从而迫使第二臂部(6)从第二位置旋转到第一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戴式耳麦(headset),该头戴式耳麦包括:第一耳机(earphone),该第一耳机的内侧在头戴式耳麦被佩戴时朝向用户的头部,并且该的第一耳机的外侧朝向与内侧相反的方向;以及圆周壁,位于内侧与外侧之间,并且其中,头戴式耳麦包括麦克风臂,该麦克风臂附接到耳机以可绕第一铰链的第一铰链轴旋转,因此该麦克风臂可以在远离耳机壳体延伸的使用位置与沿圆周壁的第一部分的静止位置之间旋转,其中,第一耳机具有用于在静止位置容纳麦克风臂的凹槽。
背景技术
现代人越来越多地在工作和业余时间使用头戴式耳麦(headset)、双耳式耳机(headphone)和耳机(earphone)进行通信以及收听媒体内容。因此,越来越多的办公人员经由例如在互联网上进行统一通信。为此,头戴式耳麦被广泛使用。头戴式耳麦是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和麦克风的头戴式设备,以便为佩戴头戴式耳麦的用户提供免提通信。市面上存在许多具有不同佩戴风格的不同类型的头戴式耳麦,例如具有耳钩的单声道头戴式耳麦和具有两个耳机且麦克风臂的尖端布置有麦克风的双声道头戴式耳麦。人们在社会中四处走动的同时听音乐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US 2010/0040252,图7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耳麦,该头戴式耳麦包括:第一耳机,该第一耳机的内侧在头戴式耳麦被佩戴时朝向用户的头部,并且该第一耳机的外侧朝向与内侧相反的方向;以及圆周壁,位于内侧与外侧之间,并且其中,头戴式耳麦包括麦克风臂,该麦克风臂附接到耳机以可绕第一铰链的第一铰链轴旋转,因此该麦克风臂可以在远离耳机壳体延伸的使用位置与沿圆周壁的第一部分的静止位置之间旋转。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新的改进的头戴式耳麦。
发明内容
根据初始部分的头戴式耳麦,其特征在于,麦克风臂包括从第一铰链延伸的第一臂部以及在第一臂部与自由端之间延伸的第二臂部,并且其中,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通过具有第二铰链轴的第二铰链互连,由此使第一臂部、第二臂部与第二铰链适配,以便通过将第二臂部绕第二铰链轴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来使麦克风臂的自由端可以更靠近与用户的嘴,并且其中,第二臂部包括接合部,该接合部适配于在麦克风臂绕第一轴从使用位置到静止位置的旋转期间接合耳机,由此迫使第二臂部从第二位置旋转到第一位置。利用该方案,用户可以简单地沿凹槽的方向推动第一臂部以将麦克风臂置于静止位置,而不必首先将第二臂部从第二位置旋转到第一位置。第二臂部自动移动至第一位置,因此整个麦克风臂将进入静止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接合部适配于在麦克风臂从使用位置到静止位置的旋转期间接合凹槽的边缘部。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接合部被体现为第二铰链附近的突起。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接合部由第一侧面的第一侧面部提供。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麦克风臂弯曲。该曲率可以用来使麦克风臂的自由端更靠近于用户的嘴。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二臂部具有外表面,该外表面的曲率与圆周壁的第一部分的曲率相对应。因此,麦克风的外侧可以与圆周壁齐平,使得静止位置时的外观更加美观。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一耳机的内侧具有基本上呈椭圆形的形状。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一耳机的内侧具有基本上呈圆形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N奥迪欧有限公司,未经GN奥迪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58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激式转换器
- 下一篇:全固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