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SD保护电路及其ESD保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5070.2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2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石乔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九科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0 | 分类号: | H02H9/00;H02H9/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弘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95 | 代理人: | 刘锦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sd 保护 电路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保护被保护电路免遭ESD损坏的ESD保护电路,包括与被保护电路并联的正向泄放电路、负向泄放电路、正向检测电路和负向检测电路;所述正向检测电路的两端连接有正向端电流采集电路,所述负向检测电路连接有负向端电流采集电路,所述正向端电流采集电路和负向端电流采集电路均连接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正向泄放电路和负向泄放电路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保护被保护电路免遭ESD损坏ESD保护方法。本发明能够通过控制电路定期检测电路中是否有正向ESD电流或者负向ESD电流,并能够对其进行快速泄放,从而保护被保护电路免受ESD电流和ESD电流的损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保护被保护电路免遭ESD损坏的ESD保护电路及其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ESD问题(静电释放问题)已经成为电子系统中愈发重要的问题。ESD事件会导致电子系统中的物理元件发生功能性、可靠性或者潜在的质量损害。因此,ESD 保护电路的设计和使用已成为目前集成电路设计与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最常用的ESD 保护电路是由RC触发的ESD保护电路。主要由RC和负向器组成ESD检测电路,但是该类保护电路的功耗消耗较大,因此当该类保护电路并联在被保护电路的两端时,会对通过被保护电路的电流产生影响,有可能会使被保护电路的电流达不到额度电流,从而会对被保护电路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目前尚没有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保护被保护电路免遭ESD损坏的ESD保护电路,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保护被保护电路免遭ESD损坏的ESD保护电路,包括与被保护电路并联的正向泄放电路、负向泄放电路、正向检测电路和负向检测电路;所述正向检测电路的两端连接有正向端电流采集电路,所述负向检测电路连接有负向端电流采集电路,所述正向端电流采集电路和负向端电流采集电路均连接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正向泄放电路和负向泄放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正向检测电路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端连接第一电压放大电路的一端,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保护电路的B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放大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电路的A端连接。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能够方便的检测电路中是否有正向电流。
进一步的:所述正向端电流采集电路包括检测电流表一,所述检测电流表一串联在所述正向检测电路的二极管和所述保护电路的B端之间,所述检测电流表一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根据检测电流表一的读数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正向电流具有判断方便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负向检测电路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端连接第二电压放大电路的一端,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端与所述保护电路的A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放大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电路的B端连接。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能够方便的检测电路中是否有负向电流。
进一步的:所述负向端电流采集电路包括检测电流表二,所述检测电流表二串联在所述正向检测电路的二极管和所述保护电路的B端之间,所述检测电流表二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根据检测电流表二的读数判断电路中是否有负向电流具有判断方便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正向泄放电路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一端与所述保护电路的A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的源极和栅极均与所述保护电路的B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承受大电流、触发后启动快,能够快速对正向电流进行泄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九科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九科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50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