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材外型实时检测系统及检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3824.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8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锋;温月强;黄尧舜;张臣之;李光明;李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恒达胶管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8 | 分类号: | G01B11/08;G01B11/24;G01B2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高冰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外型 实时 检测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材外型实时检测系统及检测工艺,属于管道领域,其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竖直设置,第一转盘的中部开设有横向贯穿第一转盘的第一检测孔,第一检测孔为圆孔,第一转盘的旋转中心线与第一检测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检测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四个环绕第一检测孔的轴线均匀分布的激光测距器,激光测距器的检测方向朝向第一检测孔的中心线且垂直第一检测孔的中心线设置。本发明可以在挤出机挤出管材的同时对管材的外型数据进行检测,从而可以依据检测结果对挤出机的挤出工艺以及参数及时进行调节,减少报废品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材外型实时检测系统及检测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管材生产外径和椭圆度控制均为事后测量,按测量结果指导生产调整,因测量与调整时差造成产品制成检验不合格产品批量报废事故时有发生。本技术通过在管材生产线加装在线外径、椭圆、壁厚度自动检测超标预警检测装置适时提供数据,可以及时调整工艺和模具,可大幅度减少产品制成检验不合格产品批量报废事故。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管材外型实时检测系统,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竖直设置,所述第一转盘的中部开设有横向贯穿所述第一转盘的第一检测孔,所述第一检测孔为圆孔,所述第一转盘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第一检测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检测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四个环绕所述第一检测孔的轴线均匀分布的激光测距器,按排列顺序依次为第一激光测距器、第二激光测距器、第三激光测距器和第四激光测距器,所述第一激光测距器、第二激光测距器、第三激光测距器和第四激光测距器的检测方向朝向所述第一检测孔的中心线且垂直所述第一检测孔的中心线设置。
本发明配合塑料管材挤出机使用,本发明使用前,需要使得第一检测孔的轴线与挤出机的口模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本发明用于在挤出机挤出管材的同时对管材的外型数据进行检测,以依据检测结果对挤出机的挤出工艺以及参数及时进行调节,减少报废品的产生。
本发明中,激光测距器用于检测管材的外侧壁与激光测距器的距离,第一转盘用于带动其上的激光测距器绕着第一检测孔的轴线转动,本发明进行检测时,第一转盘转动90°即完成一个检测周期,在此期间,第一转盘每转动一定的角度,例如10°,激光测距器即进行一次距离检测,其中,第一激光测距器、第二激光测距器、第三激光测距器和第四激光测距器相对第一检测孔的位置固定,且第一激光测距器和第三激光测距器关于第一检测孔的轴线中心对称,因此根据第一激光测距器和第三激光测距器测得的管材外侧壁与第一激光测距器和第三激光测距器的距离可以计算得到管材的外径,同样的,根据第二激光测距器和第四激光测距器测得的管材外侧壁与第一激光测距器和第三激光测距器的距离可以计算得到管材的外径,即第一激光测距器、第二激光测距器、第三激光测距器和第四激光测距器可以测得管材各角度的外径数据,根据第一激光测距器、第二激光测距器、第三激光测距器和第四激光测距器测得的外径数据即可计算出管材的椭圆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还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中部开设有横向贯穿所述第二转盘的第二检测孔,所述第二检测孔为圆孔,所述第二检测孔与所述第一检测孔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二转盘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检测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检测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环绕所述第二检测孔的轴线均匀设置的红外测温器,所述红外测温器的检测方向朝向所述第二检测孔的中心线且垂直所述第二检测孔的中心线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恒达胶管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恒达胶管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3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