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分布式物联网电力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3728.6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7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利信信息安全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4W4/3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陈东明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布式 联网 电力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分布式物联网电力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数据归集端、管理监测端和应急端,数据采集端至少包括1个智能终端或1个非智能终端,数据归集端至少包括1个子归集平台,管理监测端接受预处理数据,存储、运算、监测,并显示运算结果,下达应急策略指令,应急端至少包括一个应急设备,接受应急策略指令,执行应急动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5G分布式物联网电力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对电网实时集中式监测,网络畅通,不存在时间延迟,面对突发紧急状况时,实现对突发场景精准快速地定位和响应的技术方案,满足了电力系统的综合监测需求,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规避风险,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5G分布式物联网电力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电力系统已经形成了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的系统,传统的电力监测模式是采用主站-通信-终端的基本监控方式,但是这种模式主要依赖主站系统实现配电网馈线故障类型及故障区域判定、故障保护动作切除、故障区间隔离、非故障区间恢复供电等,对配电网的监测管理存在一定时间的延迟,无法满足实时监测,精准管理的需要。
物联网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将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联系在一起进行数据交互,形成物与物相联,实现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系统。现有物联网接入平台的工作模式是单一集中式管控的模式,由于物联网接入设备庞大,汇总的数据量庞大,导致单一集中式的管控平台系统不稳定、网络堵塞,甚至造成系统瘫痪。
基于上述原因,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一种能够对用户终端实时集中监测管理,面对突发紧急状况时,根据用户终端监测信息实现对突发场景精准快速的定位和响应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5G分布式物联网电力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数据归集端、管理监测端和应急端;所述数据采集端至少包括1个智能终端或1个非智能终端,用于采集并记录终端数据;所述数据归集端至少包括1个子归集平台,接受由所述数据采集端发送的终端数据,归集并转化成预处理数据,并将预处理数据发送给所述管理监测端;所述管理监测端接受由所述数据归集端发出的预处理数据,存储、运算、监测,并显示运算结果,下达应急策略指令;所述应急端至少包括一个应急设备,接受所述管理监测端发出的应急策略指令,执行应急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监测端包括核心处理器、数据库、可视化监视器和应急控制器;所述核心处理器接收所述数据归集端的预处理数据,存储于所述数据库中,进行算法运算,将运算结果存储于所述数据库中,在所述可视化监视器上显示;所述核心处理器根据运算结果,监测到某一节点发生故障时,在所述可视化监视器上作警示,并启动所述应急控制器下达应急策略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端的智能终端含有5G-NR协议通讯模块,用于向所述子归集平台发送终端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端还包括设有通讯模块的智能转换器,用于采集非智能终端的终端数据,记录并转发给所述数据归集端,所述通讯模块适用5G-NR协议。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端通过5G-NR技术与所述数据归集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监测端通过光纤技术与所述数据归集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应急设备为警告器,用于语音画面警告;或者为防灾设备,用于防灾处置;或者为终端设备的管理器。
进一步地,运算算法为:所述核心处理器通过以下公式将预处理数据进行方均根值计算,其计算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利信信息安全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未经飞利信信息安全技术(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37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