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通风机隔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2367.3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2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广;史少鹏;李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启源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60;F04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王光建 |
地址: | 253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通风机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通风机隔振装置,包括反馈变频式主动减振装置、预先作用式减压适应气囊减震装置、激光测震装置、控制装置、风机安装板和支撑底板。本发明属于通风机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预先设置调节减震气垫达到预先减震作用的效果,经过采用非接触式激光测量相位、振幅以及频率值,提高测振的准确性及无损性,随后调节减震气垫排气、在减震作用逐渐减小的过程中通过主动减振调节振幅,针对风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施加幅值相同的反相振动进行抑制,且具有学习功能,可提高减振效率的隧道通风机隔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风机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隧道通风机隔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公路隧道以及地下铁道一般处于地表面下数十米,不论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还是正常运营过程中,及时更新隧道孔洞内的空气都十分重要,而公路隧道和地下铁道站光靠进出口的自然风是远远不够的,一般为了保证气流的运行通畅,需要在隧道的弧形顶面上安装隧道风机,以实现输送和调节空气或排除烟尘,保证通风。
现有的通风系统一般包括进风巷及回风巷,进风巷及回风巷的前端为掌子面,进风巷和回风巷前段通过一条前段横通道相连通,前段横通道与隧道洞口之间设有至少一条中段横通道,中段横通道连接于进风巷和回风巷之间并采用密封帘进行封闭,进风巷中设置有朝向隧道前端的通风机,回风巷中则设置有背向隧道前端的通风机。通风机一般是在风机壳体的底部固定焊接有机座,再通过机座固定于地面;大功率的通风机在工作时产生强烈的振动,这一振动传导至地面产生了巨大的噪音,不仅恶化了隧道作业环境,而且直接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申请号CN201810152303.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隧道通风机隔振装置,包括风机壳体和用于支撑风机壳体的机座;机座的底部两侧设有两平行间隔设置的弹性减振板,两弹性减振板与地面之间设有灌注袋,浇注弹性体灌注在灌注袋内并形成弹性体层;两弹性减振板之间设有阻尼装置,阻尼装置包括磁流变扭转减振器和运动转换机构;运动转换机构包括用于承受振动载荷的齿条和用于将齿条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的齿轮,齿条的上端竖直固定在机座下表面、下端与设在地面的导向座配合,齿轮固定连接于磁流变扭转减振器的转轴并同步转动,本发明可减少来自通风机的振动向地面的传递,使得振动得到削弱,具有较优的减振和降噪效果,但是减振作用时间长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阻尼衰退的情况,耐用性无法保证,且对振动的消除或隔绝的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先设置调节减震气垫达到预先减震作用的效果,经过采用非接触式激光测量相位、振幅以及频率值,提高测振的准确性及无损性,随后调节减震气垫排气、在减震作用逐渐减小的过程中通过主动减振调节振幅,针对风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施加幅值相同的反相振动进行抑制,且具有学习功能,可提高减振效率的隧道通风机隔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启源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德州启源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23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