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纶面料防皱染整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1128.6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2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童友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市金嘉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65 | 分类号: | D06M15/65;D06M15/263;D06L4/13;D06L4/12;D06L1/14;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江苏盐城世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26 | 代理人: | 李保林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面料 防皱 染整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涤纶面料防皱染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退浆溶液的调配;漂白剂的调配;改性用剂的调配;涤纶柔顺剂的调配;涤纶退浆;涤纶漂白;涤纶改性;涤纶浸泡柔顺剂;涤纶染色;干燥;涤纶面料的自身所具备的吸湿性较差,将涤纶改性后,大大增加了涤纶面料的吸湿性,将涤纶面料的吸湿率与保水率大大提高,吸湿率与保水率提高的同时降低了电阻,使本涤纶面料具有了抗静电的能力,使使用者在穿着时更为舒适。现有的涤纶面料自身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较强,因此在穿着时感受较硬舒适感较差,将涤纶面料浸泡柔顺剂后,大大增加了本涤纶面料的柔软度与柔顺度,使本涤纶面料穿着时的舒适性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涤纶面料防皱染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涤纶面料防皱染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面大大致分为绵织面料、麻织面料、丝绸面料、呢绒面料等。其中涤纶面料为常用的一种面料,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涤纶是以聚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经过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涤纶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强度高,弹性超强,耐热性很好,耐光性较好,耐磨性好等特点。但同时涤纶做成的衣服透气性差,吸湿性更差,穿起来比较闷热。干燥的季节易产生静电而容易吸尘土;涤纶面料在摩擦处很容易起球,一旦起球就很难再次脱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因其良好的抗皱效果,所以涤纶面料的使用也较多。
目前社会上涤纶面料的柔软性较差,长期穿在身上会极为不舒服,日常穿着中涤纶的面料还会产生较多的静电,静电则会对穿着者造成不好的穿着体验,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涤纶面料防皱染整处理工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涤纶面料防皱染整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社会上涤纶面料的柔软性较差,长期穿在身上会极为不舒服,日常穿着中涤纶的面料还会产生较多的静电,静电则会对穿着者造成不好的穿着体验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涤纶面料防皱染整处理工艺,包括一下步骤:
(1)退浆溶液的调配:将液碱、退浆剂、螯合分散剂和浆料充分混合;
(2)漂白剂的调配:将烧碱、双氧水、稳定剂、过硫酸钠、水玻璃、润湿剂和乳化剂进行充分混合;
(3)改性用剂的调配:溶胀剂氯苯、单磷酸酯钠盐、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的混合单体进行混合;
(4)涤纶柔顺剂的调配:二甲基环硅氧、端环氧双封头剂、二甲基乙酰胺和碱催化剂进行充分混合;
(5)涤纶退浆:采用连续平幅退浆,也可采用间歇式平幅或绳状退浆;
(6)涤纶漂白:将涤纶放入调配好的漂白剂内进行漂白,漂白过后的涤纶面料更容易着色。
(7)涤纶改性:将涤纶放置在调配的改性用剂中使用一浴法进行反应,改性之后的涤纶的保水率从3%-5%提升到20%-25%,吸湿率从0.3%-0.5%提高到7%-8%,并且使涤纶的表面电阻下降至约3-4×109Ω左右,有效的提高了涤纶的抗电性;
(8)涤纶浸泡柔顺剂:将改性后的涤纶放入调配好的涤纶柔顺剂内浸泡,使涤纶面料的平整度和柔顺度更高;
(9)涤纶染色:采用将涤纶在密闭的染槽中染色的高温染色法;
(10)干燥:将染色完成的涤纶在温度约70℃-90℃的温度下真空进行干燥,干燥完成的涤纶即可进行整理保存。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液碱为92%、退浆剂为5%、螯合分散剂为1%、浆料为2%,混合后在98℃的温度下进行持续震荡,20-24小时后观察溶液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市金嘉纺织有限公司,未经东台市金嘉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11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